新形势下医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探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易笃友 刘琅梅 时间:2017-02-28
        3.医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策略
        新形势下,大学校园加强以生命意识为主线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对未来将成为医护工作者的医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研究,深入探索加强医学生生命意识的不同途径和有效策略。
        3.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营造医学生生命意识培育氛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帮助医学生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医疗卫生人才的目的,可以从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开展生命教育,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伦理规范、心理知识、交往技巧的策略等等。通过教育,帮助医学生在认识层次上提高对生命的体悟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医学院校要注重通过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舆论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育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校园极力构建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多途径、全方位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培育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校园氛围,达到潜移默化地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的目的。
        3.2以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为核心,打造医学生生命意识培育主渠道。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让生命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并成为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医学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需求,以公共课的形式设立贴近学生生活的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生命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切实发挥生命教育独立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生命意识培养功能,科任教师在各课程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形成灵活有效的生命教育形式,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生命情感。
        3.3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帮助医学生体验生命情感。杜治政教授曾明确指出:“医学不仅表现为一种知识,而且还表现为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实践”。医学院校要充分重视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训的培养医学生生命意识的有利条件和天然优势。一是医学专业课程天然蕴藏着大量的生命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能够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如动物实验课程,教师应该起必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人性地对待动物,对实验后处理的动物实施安乐死。二是在医学生实习前进行生命关怀教育,带着“挽救生命、呵护健康、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意识踏入临床实习岗位,以此为前提形成融合一定的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宗教、法律等多重要素而形成的以倡导医疗活动的人性化和人道主义精神为本质内涵的医学伦理规范,构成医学生临床实践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法则。[6]三是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应该增强情景体验,使医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并将这种情感渗透到其临床医疗行为中。通过体验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使医学生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切实培养他们的生命价值感和生命成就感。
        当然生命意识的培养,除了学校教育外,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因此,还需要家长构建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更需要积极优化的关爱生命、尊重人生的社会大环境。只有形成和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为一体的教育合力,营建完善的生命教育网络,医学生生命教育才能形成持续长效的运行机制。
参 考 文 献
[1]林田恩,王健萍.论新时期医学生悲悯意识的培养[J].中外医疗,2009(18).
[2]路晓军.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9).
[3]周晨.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探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
[4]姚月红.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4).
[5]何裕民.中医心理学临床研究[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
[6]杨慧艳.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医院管理,2009(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