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洞形设计下两种复合树脂的微渗漏对比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于泳波 时间:2017-02-28
      微渗漏是牙体硬组织与充填材料之间由于多种原因出现的难以用肉日艮觉察的微小缝隙,由于复合树脂有1.7%—3.7%的体积收缩[1]当口腔中温度变化时,修复体和牙本质的膨胀 系数相差较大,二者交界处容易出现微小裂隙,导致微渗漏,细菌、液体、分子或离子可通过,从而容易产生边缘变色、继发龋、牙本质过敏甚至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等并发症。其产生除与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有关外,还与从备洞至充填过程中每步操作都可能有关系。修复体良好的边缘密合性可以降低边缘微漏、牙髓刺激症和继发龋的发生。因此边缘微漏和继发的边缘着色是影响充填成功率的重要因素[2]。因此窝洞修复后出现微渗漏一直是困扰口腔医师的一个棘手问题[3]。粘结剂的使用是减小复合树脂修复体边缘微渗漏的有效方法[4]。粘结材料和牙体组织间形成强大持久的粘结力是齿科粘结修复成功的保障,不仅关系到修复的机械学原则,而且关系到生物学原则和美学原则。光固化树脂脱落率高低也与釉质黏结面积有很大关系,黏结力大小与黏结面积成正比,而楔状缺损所发        生部位可利用的釉质面积相对较少,是充填失败的原因之一。
随着修复材料的发展,对洞形制备的要求越来越低,而更注重保留更多健康的牙体组织,去除病变组织后略加修整。V类洞通常制备成半圆形盒状洞,多在去除病变后略加修整,备成“V”形洞。Shigeru[5]等比较了三种洞形对复合体充填V类洞后微渗漏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洞缘为直角的半圆形盒状洞微渗漏最严重,洞缘釉质壁呈短斜面的半圆形盒状洞次之,彤洞微渗漏最轻。        Asmussen等[6]认为这可能与窝洞体积和洞壁面积之比有关,此比例对边缘缝隙大小有显著影响。而正中牙合力在牙颈部产生的压力对V类洞充填体有挤压的效应,使其侧向变形,边缘完整性被破坏。制备V类洞型可用较少的牙体的切削而获得良好的洞型固位,符合现代医学的微创治疗观念,从而最大程度地保存健康的牙体组织,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本文表现出的差异也受到洞型制备不统一所带来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修复的效果与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相关,但关于长期效果还需在以后的临床实践及科研中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陈治清主编.口腔材料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72—73.
[2]周丽晶谭建国.三种牙本质粘结剂修复V类洞的微漏研究.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20  (5):256—257.
[3]庄姐,刘天佳.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因素。国外医学口腔2001,28(9):294—296.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