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外感内伤论黄疸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董男 时间:2017-02-28

  2  外感内伤 源流有自
   
  明初刘纯《玉机微义》[3](1396)精研仲景学说之后,将黄疸分成伤寒发黄和内伤发黄两类,在仲景六经辨证、五疸辨病治疗黄疸的基础上首创了黄疸外感内伤之论。之后,明末清初喻昌著《医门法律》[4](1658)确立了黄疸外感内伤学说,在《医门法律·卷六·黄瘅门》中,完全用外感内伤来分析并归类仲景五疸,外感主要为湿热,而谷瘅、酒瘅、女劳瘅则病自内伤,并且确立了黄疸律条:“黄瘅病,得之外感者,误用补法,是谓实实,医之罪也。黄瘅病,得之内伤者,误用攻法,是谓虚虚,医之罪也。”
   
  喻嘉言所论引起了清代医家的相当重视,杨时泰《本草述钩元》[5]、汪蕴谷《杂症会心录》、陈士铎《石室秘录》[6]、何梦瑶《医碥》等都继续阐发了黄疸外感内伤论。
   
  但终清一代,黄疸外感内伤学说未能规范:各医家分类皆不相同,甚至彼此矛盾,又多受宋以来阴阳黄论或仲景五疸说之局限,因机症诊、理法方药体系未得完备,偏重湿热、虚实之论而未有突破。
   
  而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其“论黄疸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2]一篇,为黄疸外感内伤学说的破茧之作!其中因机理法论述清晰,分外感内伤遣方用药,并记录了张氏本人的六个完整医案,这六个完整医案的价值亦不低于其黄疸外感内伤医论本身。应该说,从规范性和完整性角度来看,黄疸外感内伤论至张锡纯乃真正成熟。
   
  参《中医杂志》(1926年)如下之论:“考外感所以成黄者,多由表邪失汗,过郁肌腠,邪气盫蒸而发也;内伤之所以发黄者,多由饥饱性欲,脾胃失和,水精游浊而发也。盖肌腠者,卫气往来之所也。邪郁肌腠,卫气不通,久则卫之悍者郁而为热,一如酒曲之蒸盫,故成外感之发黄也。脾肾者,水精输布之主也。脾肾受伤,水精不调,久则水之清者悉化为浊,一如秽浊之沟渠,故成内伤之黄瘅也。两者之病虽皆皮色变黄,究其成病之理,实相悬殊,苟不详细辨明,分别施治,其害岂堪道哉!”[7]
   
  现代黄疸中医证治虽以阴阳黄理论为主,但仍有医家将外感内伤理论的部分内容融入其中。如邓铁涛先生认为:“黄疸的发生,主要和湿有关。湿邪可以从外而感,也可以由内而生。因湿邪困阻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常,影响肝胆疏泄,胆汁不能按常道流行,外溢肌肤,下注膀胱,从而出现目黄、身黄、尿黄的黄疸证。……1.外感湿热疫毒,内蕴于脾胃,交蒸于肝胆,以致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于肌肤,发为本病。2.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饮食不洁,或酒食过度,或劳倦太过等,皆能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湿从内生,停聚不化使肝胆疏泄失常,而发为本病。”从外感内伤和胆脾并病角度论述黄疸病因病机。并可参徐仲才、胡希恕、周仲瑛等著名医家之论述[8]。又如张发荣先生主编《中医内科学》[9]称黄疸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多为疫毒、湿热所致,内伤常与酒食、劳倦、积聚演变等有关。
   
  此外,张锡纯特别重视黄与血之关系,如其引王和安所论:“黄为油热色,油中含液而包脉孕血,液虚血燥则热甚为阳黄,身黄发热之栀子柏皮证也。油湿血热相等而交蒸,为小便不利,身黄如橘之茵陈蒿证也。油寒膜湿,郁血为热,则寒湿甚而为阴黄,即茵陈五苓证也。”乃是从血论黄,兼传承了自北宋韩祗和《伤寒微旨论》以来倡导的湿热为阳黄、寒湿为阴黄之论。又如称硝石“性寒,能解脏腑之实热,味咸入血分,又善解血分之热。且其性善消,遇火即燃,又多含养气。人身之血,得养气则赤。又借硝石之消力,以消融血中之渣滓,则血之因胆汁而色变者,不难复于正矣。”
   
  张锡纯完善了黄疸外感内伤证治理法,并在中医历史上最早突出了肝胆在黄疸证治中的中心地位。他这两项阐发以及对黄疸与血关系的特别关注,对现代中医黄疸理法证治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更多的现代医家尝试以外感内伤作为黄疸病因病机的分类主体,以肝胆和血为中心重新构建黄疸理论,这种理论创新的工作直到今天仍在继续着。

【参考文献】
   [1]郑瀛洲.张锡纯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2.

  [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57:188,208.

  [3]明·刘纯.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刘纯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08.

  [4]清·喻嘉言.医门法律[M].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9:251.

  [5]清·杨时泰辑.本草述钩元[M].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215.

  [6]清·陈士铎.明清临证小丛书:石室秘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324.

  [7]王乐匋.续医述[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33.

  [8]单书健.古今名医临证金鉴·黄疸胁痛臌胀卷(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57,164,202,212.

  [9]张发荣.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57.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