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伤寒学中审证求因理论的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兰英 李其忠 时间:2017-02-28

    《伤寒九十论》列伤寒九十证之医案,是许氏运用《伤寒论》的临床经验之谈,亦即是对前两部著作中之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详细记录,很有学术价值。如书中记载的伤寒耳聋证五十九:戊申年类试山阳,一时官病伤寒八九日,耳聋而无闻,楚医少阳治,意谓仲景称少阳受病,则胁痛而耳聋也。予诊之曰:两手脉弱而无力,非少阳证也。若少阳则渴饮水,心烦,但寐,咽痛,今俱无此证,但多汗惊悸,必汗过多所致也。仲景云未持脉时,令病人咳,而不咳者,两耳聋无所闻也。所以然者,因重发汗,虚,故如此。病家曰:医者尝大发汗矣,遂投以真武白术附子汤辈。数日,耳有闻而愈[5]。此案耳聋为主要临床症状,故以此命名。然造成耳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少阳受邪,汗出过多,先天肾气不足等等,此处许氏详细记录了其在临床如何进行审证求因,观察细致入微,思路清晰开阔,辨证精确。其思维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就是鉴别排除,活学活用伤寒,充分借助兼症以排除其它可能之因,最后确定此案耳聋之因为发汗过多导致肾阳虚衰,而非邪传少阳所致。体现许氏在临床辨证时擅于抓主症,喜用鉴别法,这是审证求因的具体实践方法之一。

  4  成无己与《伤寒明理论》——剖伤寒五十典型症状,显审证求因思维过程

    金成无己著有《注解伤寒论》及《伤寒明理论》两部后世评价颇高之书。《伤寒明理论》对《伤寒论》中所涉及的五十个症状进行释义,有如许叔微《伤寒发微论》中的七十二证的形式,但更为具体详细,分别从病因、病机、分型、鉴别及治法等方面进行阐发。其较为忠实原著,以“经”释“论”,以“经”释“症”,条分缕析,有理有据。每一论都包含着一个完整的“审症求因”的过程,这也是成无己进一步发挥《伤寒论》的具体体现。其论大多以“伤寒××,何以明之”冠首,如其论“悸”,曰:“伤寒悸者,何以明之?……”[6]。此论中成无己先释悸之临床表现,而后论悸之三种成因:气虚、停饮及汗后正虚协邪。然后进一步解释三因各自如何造成悸的临床表现,并按伤寒六经将各因再度分类论治。其过程可简单概括为:症—证—因、位—治,完整地体现了伤寒“审证求因,据因论治”的原则,对于“因”的论述可谓详尽透彻。

    另外,成无己也十分注重利用特定症状鉴别病因。如其在论“恶寒”一症时提到背恶寒的两个原因:阴寒气盛与阳气内陷,在临床如何辨别,成氏指出“于口中润燥可知”,若口润则津液未伤为阴寒气盛,反之则为阳气内陷,而其治法当然也是完全相反的,突出某些特异性兼症对于临床审证求因论治的重要性。

  5  结语

    以上总结分析了宋金元时期几位较为著名的伤寒大家关于“审证求因”这一中医学临证方法在其著作中的直接或间接体现,其间虽没有“审证求因“这一提法,但其精神实质已潜移默化于其中。庞安常《伤寒总病论》重体质与发病之关系,突出“审证求因”之“因”当与人体体质密不可分,为后世“体质从化”理论奠定了基础。朱肱活人书遵仲景原意,脉证合参,擅以脉别因,提出病因应有经络之归属,才不致落入空谈。另有许叔微伤寒三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突出“审证求因”是理论的又是临床实践的,其著作涉及理论上的伤寒各症状的罗列解析,又例举实践上的审证求因重鉴别的病案分析。而成无己的明理论列伤寒五十典型症状加以分析,每一症都包含着“审症求因”的过程,足以使读者明伤寒之理,深入广泛地了解病症,在临床审证求因时可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参考文献】
    [1]贾得道.中国医学史略[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73.

  [2]万碧芳,王子漠,汪伏龙.《伤寒总病论》释评[M].湖北:湖北科技出版社,1987:15.

  [3]严世芸.中医学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227.

  [4]田思胜.朱肱庞安时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1.

  [5]许叔微.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19.

  [6]金·成无己撰.伤寒明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528.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