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衰老与抗衰老的中医理论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石作荣 时间:2017-02-28

  2.3.5  津液不足衰老说马氏[4]根据《黄帝内经》“年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的论述,提出阴气应指津液。体内津液是随着增龄而逐步减少的。津液不足是一种病理状态,而老年期津液不足则属衰老所致的生理改变。老年人体内水分不足,即中医所说的津液不足,不仅会使血液在总容量上有所减少,而且会使血液粘度增大,凝聚力提高,血液浓缩,血液淤滞,导致诸多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3.6  五脏虚损学说五脏虚损既是衰老的生理特征,也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脏腑虚损日久则因虚致实,导致痰、瘀、湿、滞等病理产物滋生,以至虚实夹杂,变生它病,加速衰老。因此,衰老以虚为本,以实为标。在五脏之中,又以脾肾两脏与衰老关系最为密切。肾气的盛衰、肾精的盈亏与机体衰老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肾虚是衰老的主因,肾虚衰老说应是中医衰老学说的核心。《灵枢·天年》中论述从四十岁起衰老便已开始,涉及脏腑则从五十岁由肝脏始衰,随后按五行之序逐一衰弱,至九十岁肾气焦为止,乃至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生命终止。如此看来,五脏与人体衰老有密切关系,此即衰老与五脏虚衰相关的学说。

  2.3.7  血瘀促衰说[5]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腑腑经络,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气血的濡养。而气血旺盛通畅是保证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气血以流,长有天命。”气血充盈和通畅又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人到中年以后,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气血阴阳,五脏六腑开始处于衰退失调的状态,人体开始步入衰老阶段。相继出现“阳明脉衰”“肾气衰”“五脏皆衰”等生理病理变化。而且此时由于各人所处环境、生活条件、人际关系不同,又长期经受着六淫、七情、劳倦,外伤和疾病拆磨,使气血盛衰和运行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气血不断衰减,运行就会日趋滞缓。气血虚衰和滞缓又易引起血脉瘀滞。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就要发生障碍,从而加速人体衰老进程。正如《灵枢·天年》篇说:“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终也。”

  3  中医理论对于抗衰老的论述

    中医基础理论在抗衰老方面的研究可以从中医养生学里面归纳总结。养生是祖国医学特有的概念,是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综合性保健措施。《灵枢·师传》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就在于“保命全形”。因此,中医养生抗衰学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求,提高生命质量,增进身心健康,延长寿命。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保养身体、预防疾病、防止衰老的养生之术,为养生抗衰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中医养生抗衰老应包含起居、饮食、运动、情志、房事、药膳多方面,从日常生活入手,才能达到延年益寿,防病抗衰之目的[6]。现就中医养生抗衰作一些理论
上的初步探讨。

  3.1  调和阴阳,顺应四时中医的一大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界以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都是一个整体,在养生抗衰老中,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协调。机体内外阴阳保持动态平衡,则可以维持人体的健康。人的生命活动以阴阳相对平衡为基础[7],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一系列变化都是由内在的阴阳变化所决定。《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中医认为,人体必须保持阴阳相对平衡状态,才能维持身体健康。所以有“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之说。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是以其内在的阴阳相对平衡为基础的。《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根本上调节阴阳之气,则体内气血平和,阴阳协调。从逆阴阳对人体的健康寿夭至关重要。《内经》所谓的“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要求通过安排起居、调养精神,使人体的阴阳气与自然界的阴阳之气升降规律保持同步。

  3.2  饮食有节,扶益阴阳阴阳又是人体生存的根本,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抗病防衰的物质基础。如《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然形与神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饮食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饮食失宜,不知节度,则可使脾胃损伤,精气无以生化,阴阳失去平衡而致病,最终导致体虚多病,寿命缩短。此外,《内经》认为,饮食不但是后天生化之源,而且还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药食并举并用,把治病与养生结合起来,指导选择食物和药物,即辨证施膳施治。重视饮食调节,中医认为年高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仗饮食以资气血。饮食是摄纳营养、维护生命必不可少的条件,但饮食失宜,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饮食要基本素食和多样化,既可满足体内营养又可达到营养互补的作用。

  3.3  运动养生,劳逸有度养生防病,延缓衰老,增长寿限的方法之一在于运动,华佗所创的“五禽戏”就是通过形体外在运动而调节内脏功能,使体内环境的阴阳平衡协调,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运动锻炼要持久而量力,应劳逸结合,以避免劳则气耗,逸则气滞之弊。《内经·宣明五气论》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故运动锻炼应以“形劳而不倦”为适度。总之,运动锻炼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会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效果。注意劳逸适度,适度的体力活动,能促进血液流通,增强体力,预防疾病。如《内经》所指出的“和于术数”是“尽终天年”的长寿秘诀之一。所谓术数,是指包括导引等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的养生之术。孙思邈就曾对老年人的特点提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认为适当的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使脏腑功能增强,使人体生机旺盛,精力充沛,思路敏捷,骨强筋健。中医虽然重视活动对健康长寿的作用,但也反对过劳,强调劳逸要适度。

  3.4  调情志,贵恬愉“七情”属“人之常情”,但是“七情”太过或急骤,超出常度,超出人体自调能力时,就会成为病因或发病因素。《素问· 上古天真论》中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心情怡愉,神志安宁,良好的环境有益健康。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过极不仅可影响到脏腑功能,也会造成人体阴阳失衡,气血逆乱。注重调摄精神,使机体生理顺畅,是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方法,良好的心理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着重精神调养,人的精神因素与内脏息息相关,不同的精神因素变化,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所以古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恐”。在社会生活中,外界各种精神因素的刺激是客观存在,关键是如何应对。因此,重视精神调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病、心绞痛、内分泌紊乱、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病等,都与精神调节失常有关,值得重视。

  3.5  房事有节,保养肾精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与人体生殖、生、长、壮、老、已以及寿夭等有密切关系。故而保养肾精,就成为摄生保健长寿的要素之一。“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气、神又是人身三宝,五脏之阴取之于肾阴,五脏之阳取之于肾阳。古人认为“若入房过度,则伤肾,肾精耗伤,流失过多,下元亏虚,肾阴或肾阳偏亢,即阴阳失调,而阴阳失调则百病由生”。中医常把肾的功能衰减作为衰老的征象,节制房事,贵在节而有度是重要的防衰老措施,精足,则人之生源充足,生源足则防老抗衰有术。《内经》认为,阴精是构成人体生命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以及防病康复的基础物质,所谓“人始生,先成精。”(《经脉别论》)“精者,身之本也”。

  3.6  发机先,治未病《黄帝内经》日“上工治未病。”而养生之道是治未病的主要途径。 同样“治未病”,顺应自然规律,防病“未生”,也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原则,而且还贯穿于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治未病”已如前述,此谓之“治未病”含义之一。或者病虽已发,依其传变规律,当传而未传之时,抓紧治疗“治未传”亦谓之“治未病”。“治未病”是在中医整体恒动的指导下贯穿于养生、诊断、治疗、预后全过程的一项重要的防治法则。

  3.7  避邪气,防传染《内经》把疾病看作为正邪交争的过程,并最早提出“传染”的概念和避免传染的方法,强调避邪防传染的重要性。
   
  总之,养生抗衰老应从日常生活入手,通过调起居,节饮食,畅情志,勤运动等系统的保健措施,才能达到延长寿命,防老抗衰的目的。养生抗衰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面面俱到,不可或缺。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皆不利于养生。养生之道是实践性很强的学术。因时、因地、因人施养施治是中医养生治病的特色,也是人类对养生保健高层次的要求。

  4  中医理论对于抗衰老的临床指导意义

    祖国医学对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认识及方法对现代抗衰老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中医理论对于抗衰的临床研究的方向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延缓衰老,防治结合[8],辨证论治,开展药物、针灸、按摩、气功、食疗等多种抗衰疗法,努力发掘中医抗衰老的理论,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衰老病机不外虚实两端,相对来说侧重于“虚”的一面,虚乃脏腑虚损,尤其肾虚是衰老的主要原因,但脏腑虚衰,物质不足,并不能完全反映衰老的本质变化,单纯用补益药物延缓衰老,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进而又有人提出了虚实夹杂的衰老学说。邪实与衰老相关可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认为,老年人“积秽沟渠,必多壅塞”,又当疏通。主张在补益的同时,投以祛积之品。当前延缓衰老的主要治则有补肾、健脾、活血、祛瘀等,目前应用的中药大多属上述范畴[9]。实则以血瘀痰浊为主[10],治以活血化瘀,祛痰泻浊;鉴于肝与衰老的关系,疏肝活血抗衰老的临床实验治疗初步显示有其阳性意义[11];此外,还有补肾活血法[12],延缓衰老,即补肾活血法是补肾法与活血法有机结合,通过补肾促进活血,活血助于补肾,两者相互协同,达到改善肾虚血瘀的病理变化,使机体阴阳平衡,邪祛扶正的一种治疗方法。总之,肾虚为衰老之根本,贯穿衰老始终。在调摄养生的前提下,注重补肾培元,扶其根本,同时辨证施治,灵活运用健脾舒肝、活血化瘀、祛痰泻浊等方法,就可以达到“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至臻天年的状态了。

【参考文献】
    [1]刘焕兰.《黄帝内经》衰老理论与老年保健[J].新中医,2003,35(9):71.

  [2]吴水生,傅晓晴,林求诚.中医衰老学说评述[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1):60.

  [2]林水淼,周如倩. 中医论衰老机理[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39 (12) : 14.

  [4]马丽春. 津液不足与衰老关系的探讨[J]. 中医临床与保健,1991,3 (2) : 44.

  [5]汪定华.血瘀致衰机理初探[J].光明中医,1999,14(81):1.

  [6]王滨.中医养生抗衰老理论初探[J].甘肃中医,1996,9(3):3.

  [7]魏岱林.中医抗衰防病理论刍议[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5):265 .

  [8]储开博,牛小军.中医对衰老的机理与临床防治研究[J].光明中医,2008,23 (2):133.

  [9]陈国华,潘光辉.中医药延缓衰老的现代研究概况[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4,26(6):453.

  [10]陈刚,郭茂川.肾虚、血瘀、痰浊阻络为衰老的基本病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 (7 ):489.

  [11]冯鹰,邓轩赓. 肝与衰老的关系探讨[J].国医论坛,2003,18(3):21.

  [12]彭勇.补肾活血法延缓衰老的机理探讨[J].陕西中医,2004,25(2):14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