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53例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符智深,吴伟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极为严重的内科急症,近年来,尽管对SAP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和有了很大进展,但死亡率仍高达15%~40%[1]。它的病程特点为广泛的胰周及胰内脂肪坏死、胰实质坏死及出血,严重者伴有休克、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为探讨SAP临床特征和预后,现将笔者遇到的SAP 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文收集2000~2005年我院及笔者在外院进修期间遇到的病例共53例,入选标准符合2003年上海全国胰腺疾病会议诊断标准,即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SAP:(1)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2)伴有器官功能衰竭;(3)Ranson标准记分≥3分;CT评分为D、E级。

  1.2  一般资料  男28例,女25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5岁,平均47岁,<30岁7例,30~49岁26例,50~69岁14例,>70岁6例,平均47岁。住院时间最短2h,最长68天,平均22天。

  1.3  临床特征  腹痛46例(86.8%),恶心呕吐41例(77.4%),发热(入院48h内体温>38.5℃)15例(28.3%),黄疸11例(20.8%),腹膜炎39例(73.6%)。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16例(30.2%),胰腺脓肿7例(13.2%),胰腺假性囊肿13例(24.5%)。全身并发症:胸腹水43例(81.1%),肝功能损害18例(34.0%),MODS 7例(13.2%),严重电解质紊乱9例(17.0%),低血钙17例(32.1%),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11.3%),呼吸衰竭5例(9.4%),休克5例(9.4%),胰腺性脑病3例(5.7%),上消化道出血3例,胰瘘1例(胰头切除手术后),胆瘘1例,肺炎6例,念珠菌感染1例。原有基础疾病:糖尿病5例,高血压病2例,肝吸虫病1例。病因:胆源性SAP 36例(67.9%),其中结石23例,胆囊炎14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例,胆道蛔虫1例。高脂血症性SAP 7例(13.2%),酒精性6例(11.3%),4例原因不明(7.5%)。Balthazar CT分级:B级6例,C级21例,D级16例,E级10例。

  1.4  治疗方法  53例SAP患者均常规予禁食、胃肠减压、监测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抑酸、抑制胰酶分泌,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和支持治疗。8例胆源性SAP行急诊ERCP治疗,其中3例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例胰腺假性囊肿行内引流术,2例腹腔灌洗,2例外科手术。30例同时予柴芍承气汤口服5~7天,5例加用芒硝泡水外敷治疗。

  2  结果

  53例SAP中,治愈或好转出院47例,占88.7%,其中行急诊ERCP治疗8例,加用中药治疗30例,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5例,腹腔灌洗及手术各2例均获治愈或好转,但手术的2例术后发生了胆瘘或胰瘘。死亡6例,死亡率11.3%。死亡组病例住院时间最短2h,最长54天;死亡组的并发症有:感染性休克4例,严重电解质紊乱3例,MODS 2例,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胰性脑病各1例;病因:胆源性SAP 2例,酒精性SAP 1例,病因未明确3例。

  3  讨论

  SAP的主要特点是起病急骤、上腹剧痛,大多伴有恶心、呕吐、腹胀,也可有发热、黄疸。以肠麻痹、腹膜炎为主要体征。血、尿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但对SAP患者,血、尿淀粉酶升高与病情不一定成正比,相当一部分患者血、尿淀粉酶正常或低于正常,此类患者早期诊断较困难。本组低血钙发生率为32%,据报道[2,3],急性重症胰腺炎约有25%~88%的患者出现低血钙,差异较大,但有一定特异性,这对血、尿淀粉酶不高的SAP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本组胸腹水发生率高(81.1%),故浆膜腔积液可作为SAP的标志之一[4]。影像学检查是诊断SAP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动态CT扫描往往可以确诊。

  回顾分析本组资料,胆源性胰腺炎仍是SAP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高脂血症、酗酒,与文献报道相似。本组治愈好转47例,生存率为88.7%,似稍高于文献报道,可能与本组就诊时间较早,干预早,并发症相对较少或较轻有关;而死亡组大多就诊时间较晚,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以往SAP治疗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但手术范围大,并发症多,治愈所需时间长,再次手术率高,手术死亡率高达30%~40%。此外,早期手术治疗不能中止胰腺炎的病理进程,反而增加了术后胰腺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非手术治疗则可纠正SAP引起的一系列早期急性生理紊乱,1994年第十届国际消化病会议提出SAP早期应进行积极的内科综合治疗,而且危重症监护水平的提高及影像检查可对SAP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进行早期诊断,更使非手术治疗SAP成为现实。据报道,中药柴芍承气汤或单味大黄具有退热、抗感染和抑制多种细菌的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组胺和抑制自由基生成,对体内超氧离子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还能提高危重患者胃肠黏膜内pH值,改善胃肠黏膜血液灌注,明显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血浆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内毒素含量,能抑制肠道细菌易位,降低胃肠黏膜的通透性[2]。本组有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均获治愈,提示加用中药治疗可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李兆申[5]认为,对SAP患者内镜介入治疗越早,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越低,早期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内镜下乳头切开可清除胆管结石,恢复胆流,减少胆汁胰管反流,从而使SAP患者病情迅速改善并可减少复发。本组8例行ERCP急诊治疗全部治愈,也得到了印证。本组53例中,外科手术治疗2例,仅占3.8%,虽然都治愈或好转,但发生了胆瘘或胰瘘并发症,使病程延长和治疗费用大大增加,说明外科手术不能作为SAP常规的治疗方法,特别是疾病的早期。严重电解质紊乱可影响SAP的病程和结局,本组有9例发生严重电解质紊乱,其中1例由于严重低血钾(1.6mmol/L)导致心脏骤停而死亡,因此应引起重视。

  [文献]

  1  高道键,历有名,朝辉.急性重症胰腺炎转归的早期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消化杂志,2005,25(8):454-457.

  2  徐萍,吕农华,朱萱,等.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十年回顾.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0):632-634.

  3  熊小强,黄子通,朱兆华.急性重症胰腺炎32例临床分析.新医学,1999,30(6):330-331.

  4  杨茂悟,李继强,范竹萍,等.重症胰腺炎并发浆膜腔积液50例临床分析.中华消化杂志,1998,18(5):278-280.

  5  李兆申.胰腺疾病的内镜治疗.中华消化杂志,1999,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