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干扰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a干扰素联合甘利欣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予a干扰素500万U单位,肌注,1次/d×30 d;后改为隔日1次,总疗程为6个月,同时口服甘利欣胶囊150 mg,3次/d,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采用干扰素,剂量方法同前。治疗前后分别检测ALT、HBV-DNA、HBeAg、抗-HBc。一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HBV-DNA、HBeAg复阳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ALT复常率、HBV-DNA、HBeAg阴转率及抗-HBc 转阴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治疗1年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和HBV-DNA复阳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a干扰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肝近期和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
【关键词】 α干扰素; 甘利欣; 慢性乙型肝炎
Observing Curative Effect of α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Ganlixin to Treat Chronic Hepatitis B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of α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Ganlixin to treat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α interferon of 5 million U unit for muscle injection for one time/d for 30 days, and then one time every other day for 6 months as a period of treatment, also given Ganlixin capsule 150 mg,3 times/days for 6 months orally taking as a period of treatment; The comparison group uses interferon as above method in same dosage method. The ALT, HBV DNA, HBeAg and anti-HBc are tested for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positive recovery rate of HBV DNA、HBeAg is tested in one year separately. Result: The curing rate, evident effect rate, ALT recovery rate, HBV DNA, HBeAg negative changing rate and anti-positive –HBc negative changing rate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positive changing rate of serum HBeAg and HBV DNA is evident lower than the comparison group.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for α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Ganlixin to treat chronic hepatitis B is better for recent and long period, which is lover recovery rate.
Key words: α Interferon; Ganlixin; Chronic hepatitis B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高变异病毒,容易形成变异株,从而给治疗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因而需要积极探讨和寻求一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我们自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应用a干扰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2例,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依据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选择2O03年1月至2006年3月本院传染科患者l22例,其中男88例,女34例,年龄18~52(31.3±8.9)岁,病程平均3.6年。随机分为2组,所有病人均为HBeAg和HBV DNA双阳性,并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损伤等其它肝病,所有病例未用过其它抗病毒药物,6个月内未使用其它免疫制剂。随机分成治疗组61例,其中男50例,女11例;对照组61例,其中男49例,女12例。组间年龄、性别、病程、谷丙转氨酶(ALT)及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a干扰素(运德素,IFNa1b,由北京三元药业集团生产)500万U单位,肌注,1次/d×30 d,后改为隔日1次,总疗程为6个月,在a干扰素治疗基础上口服甘利欣胶囊(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0mg/粒)150mg/次,3次/d,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予a干扰素500万U单位,肌注,1次/d×30 d;后改为隔日1次,总疗程为6个月。
1.3 疗效判断指标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①肝功能:采用日本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上海申能公司提供。②HBsAg、HBeAg、抗-HBe、抗-HBc采用意大利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试剂由华美生物制品工程公司提供。③HBV DNA采用美国BIO—RAD荧光PCR检测仪,试剂由深圳匹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4 疗效判定:参照卫生部药政局修定的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新药疗效综合评价标准评价:①临床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消失或回缩,肝区无明显叩痛及压痛,肝功能复常,HBeAg,HBV—DNA 阴转1年以上。②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肝脾回缩且无明显压痛,检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HBVM 无变化。③有效:主要症状改善或消失,肝脾肿大回缩,肝功能ALT、AST 下降50%。④无效:各项指标无改变或恶化,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用SAS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χ2及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组治愈率和显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比较 (略)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结果变化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A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1,),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变化情况比较 略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及HBVM测定结果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ALT复常率及HBV DNA、HBeAg阴转率及抗-HBc转阴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0.01),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复常率、HBV DNA和HBeAg阴转率的比较 (略)
2.4 随访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和HBVDNA 复阳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见表4。
表4 治疗1年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和HBV-DNA 复阳率比较 略
2.5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心、肝、肾、造血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过一过性发热反应(T:38.2~39.4℃),同时伴有头痛、关节痛不适等流感样症状,未经特殊处理,均于1周内自行消失。
3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在临床上仍是一个十分棘手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医学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主要与乙肝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2]。慢性乙型肝炎易反复发作,其主要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高变异病毒,容易形成变异株导致HBV难以根除,因此探索不同作用机制抗HBV的药物一起使用的联合治疗或先后使用的序贯疗法等新型抗病毒治疗方案将是抗HBV治疗研究的方向,而抗病毒和免疫联合治疗是目前治疗的重要手段。
自从197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Greender首次报告人白细胞干扰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一定疗效以来,干扰素(IFN)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尤其是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已广泛用于临床 ,并被国内外学者公认。其机理是:IFN需通过和靶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干扰素反应基因成分(ISKE),产生抗病毒蛋白及多种免疫调节因子[3],以达到抑制HBV复制的目的。因干扰素的疗效受到HBV 基因变异及干扰素受体异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单用疗效尚不满意,且复阳率也较高。甘利欣的主要成分为甘草酸二铵具有以下生物活性[4,5]:①通过甘利欣的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而发挥解毒效力;②直接和间接的抗病毒作用;③免疫调节作用,能诱生干扰素、降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抑制经典和旁路补体激活途径;④减少慢性反应物质的产生,诱生前列腺素E;⑤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而具有膜保护作用;⑥通过抑制皮质激素代谢酶的表达和活性如11-β羟脱氢酶等而具有潜在的皮质激素样作用;⑦抗氧自由基作用,通过诱生肝脏氧自由基清除剂或脂质过氧化抑制剂而抑制氧自由基损伤;⑧通过诱导肝细胞的凋亡,清除病毒感染的肝细胞。由于这些药理功能,甘利欣能够减少毒素诱导的肝损伤,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通过使用干扰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ALT复常率、HBV-DNA、HBeAg阴转率及抗-HBc转阴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说明干扰素联合甘利欣应用,有良好的协同抗病毒作用。既提高了疗效,又克服了单用干扰素效果较差的缺点。追踪随访1年后提示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和HBV-DNA复阳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表明联合治疗可以持久抑制HBV复制,促进HBV抗原血清学转阴,具有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因此干扰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协同作用,不仅能提高近期疗效,而且降低远期复发率。
【】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2] 陈焱生,黄水香,严斌,等.磷甲酸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1,2(13):74-75.
[3] 邬祥惠.干扰素在乙型和丙型肝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J].中华传染病杂志,l998,16(1):4-4.
[4] Peters M.Actions of cytopires on the immuneresponse and viral interaction an overview[J].Hepatology,1996,23:90-90.
[5] 郭津生,王吉耀,刘维生,等.强力宁对四氯化碳、乙醇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I、I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8,7(2):173-177.
[6] Okamoto T,Ohza Y.Takino T.et al.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glycyrrhizin on antifas antibody induced hepatitis in mice[J].Euro J Pharmaco1,2000,287(3):22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