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痛患者持续静脉泵入吗啡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关键词:,,晚期癌疼;,,静脉泵入吗啡;,,临床疗效

       关键词:  晚期癌疼;  静脉泵入吗啡;  临床疗效

  疼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复杂而痛苦的症状。目前镇痛的方法很多,有的操作复杂,临床难以推广,有些方法虽简单,但毒副反应大,患者难以坚持。我科自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间,在癌症诊断以及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发现30%~40%的癌症患者可能经历中至重度疼痛,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这一比例可增至75%。我在三阶梯疗法的基础上,对那些疗效不佳的晚期癌症患者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吗啡,患者可根据疼痛主动给药,达到并维持可控浓度,从而避免吗啡的滥用及成瘾,在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9~75岁平均48.2岁。均有细胞学或组织学的恶性肿瘤诊断依据,其中肺癌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23例,乳腺癌13例,宫颈癌,卵巢癌,恶性胸腺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各1例。疼痛原因主要为肿瘤浸润压迫及骨转移,疼痛均剧烈,予每日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120mg~300mg以上,仍效果不明显。

  1.2  方法:采用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舒贝康”一次性使用输液泵(持续自控加药式),泵的总容量100ml,一端与患者静脉相连,匀速泵入2ml/h。静脉吗啡初用每日量为原口服吗啡每日量的1/3,严密观察每日根据疼痛评分重新调整,未缓解者每次加总剂量的1/5。

  1.3  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观察疼痛缓解率(疼痛缓解2度以上者占全部受试者之比率)。疼痛缓解度  0度:未缓解;1度:疼痛减轻约1/4以上;2度:疼痛减轻约1/2以上;3度:疼痛减轻约3/4以上;4度:疼痛消失。观察疼痛期间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呼吸抑制(呼吸小于12次/min)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吗啡平均初次剂量109.2mg(60~150mg),平均维持量115.2mg(60~120mg) 治疗前VAS平均6.9(6~9)分,治疗后d1 2.2(0~6)分,d2 1.3(0~3), d3 1.2(0~2)分,d7 1.4(0~3)分,d14 1.6(0~3)。

  2.1  疼痛缓解率:d1为80%(40/50),d2~d14均为100%。

  2.2  不良反应:恶心或呕吐占40%(20/50)、便秘60%(30/50)、呼吸抑制占8%(4/50)、无尿潴留发生。

  3  讨论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WHO推荐控制重度疼痛的代表药物是吗啡。治疗疼痛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个体化给药,持续静脉泵入吗啡后血清吗啡浓度维持恒定的有效水平,避免波峰和波谷的现象,可取得连续稳定的镇痛效果,易为患者所接收。静脉持续泵入吗啡后副作用不明显,如有严重恶心、呕吐,经予恩丹西酮后多数症状缓解;如有呼吸抑制,经应用纳洛酮、可拉明后可好转。
  
  因此,对于晚期口服长效吗啡类药物疗效不佳的癌症患者,我们认为采用止痛泵持续泵入吗啡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同时持续恒速静注吗啡血药浓度基本保持在恒定的有效水平,避免吗啡类药品的滥用和因此而产生的药物依赖。

  :

  [1]  World Heath Organization.Cancer pain relief[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1986.

  [2]  蔡瑛,苏美仙,黄青青.持续静脉泵入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腹部外科,2003,13(3):147-148.

  [3]  吴延.硬膜外PCA(PCIA)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评估[J].麻醉学,1998,5(3):28.

  [4]  李仲廉,主编.临床疼痛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5.321.

  [5]  郑方,邓封,主编.疼痛诊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38-139.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麻醉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疼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复杂而痛苦的症状。目前镇痛的方法很多,有的操作复杂,临床难以推广,有些方法虽简单,但毒副反应大,患者难以坚持治疗。我科自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间,在癌症诊断以及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发现30%~40%的癌症患者可能经历中至重度疼痛,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这一比例可增至75%。我在三阶梯疗法的基础上,对那些疗效不佳的晚期癌症患者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吗啡,患者可根据疼痛主动给药,达到并维持可控浓度,从而避免吗啡的滥用及成瘾,在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9~75岁平均48.2岁。均有细胞学或组织学的恶性肿瘤诊断依据,其中肺癌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23例,乳腺癌13例,宫颈癌,卵巢癌,恶性胸腺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各1例。疼痛原因主要为肿瘤浸润压迫及骨转移,疼痛均剧烈,予每日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120mg~300mg以上,仍效果不明显。

  1.2  方法:采用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舒贝康”一次性使用输液泵(持续自控加药式),泵的总容量100ml,一端与患者静脉相连,匀速泵入2ml/h。静脉吗啡初用每日量为原口服吗啡每日量的1/3,严密观察每日根据疼痛评分重新调整,未缓解者每次加总剂量的1/5。

  1.3  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观察疼痛缓解率(疼痛缓解2度以上者占全部受试者之比率)。疼痛缓解度  0度:未缓解;1度:疼痛减轻约1/4以上;2度:疼痛减轻约1/2以上;3度:疼痛减轻约3/4以上;4度:疼痛消失。观察疼痛期间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呼吸抑制(呼吸小于12次/min)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吗啡平均初次剂量109.2mg(60~150mg),平均维持量115.2mg(60~120mg) 治疗前VAS平均6.9(6~9)分,治疗后d1 2.2(0~6)分,d2 1.3(0~3), d3 1.2(0~2)分,d7 1.4(0~3)分,d14 1.6(0~3)。

  2.1  疼痛缓解率:d1为80%(40/50),d2~d14均为100%。

  2.2  不良反应:恶心或呕吐占40%(20/50)、便秘60%(30/50)、呼吸抑制占8%(4/50)、无尿潴留发生。

  3  讨论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WHO推荐控制重度疼痛的代表药物是吗啡。治疗疼痛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个体化给药,持续静脉泵入吗啡后血清吗啡浓度维持恒定的有效水平,避免波峰和波谷的现象,可取得连续稳定的镇痛效果,易为患者所接收。静脉持续泵入吗啡后副作用不明显,如有严重恶心、呕吐,经予恩丹西酮后多数症状缓解;如有呼吸抑制,经应用纳洛酮、可拉明后可好转。
  
  因此,对于晚期口服长效吗啡类药物疗效不佳的癌症患者,我们认为采用止痛泵持续泵入吗啡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同时持续恒速静注吗啡血药浓度基本保持在恒定的有效水平,避免吗啡类药品的滥用和因此而产生的药物依赖。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th Organization.Cancer pain relief[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1986.

  [2]  蔡瑛,苏美仙,黄青青.持续静脉泵入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腹部外科,2003,13(3):147-148.

  [3]  吴延.硬膜外PCA(PCIA)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评估[J].麻醉学论坛,1998,5(3):28.

  [4]  李仲廉,主编.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科技出版社,1995.321.

  [5]  郑方,邓封,主编.疼痛诊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