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制管理在检验科的应用
【关键词】 量化制;管理;应用
[摘要] 我院是一所较大型综合型,担负着全区410万人民的医疗、教学、科研和防治的重大任务,随着医学的飞速,检验科的人员素质和检验质量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和效果。因此,如何加强检验科的管理,成为我们的重要课题。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一套量化制的管理办法,成效显著。
[关键词] 量化制;管理;应用
检验科是运用专门的技术、设备协同临床进行诊断、治疗疾病的医疗技术科室,它包括:门诊采血处、病房化验室、中心实验室、免疫一、二、三室、细胞形态室、艾滋病筛查室等多个小组,在以前的工作中,由于“大锅饭”的因素,工作人员养成了“松、散、疲、懒”等不良作风,由于管理不善,迟到早退,工作互相推诿,扯皮情况时有发生,工作人员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拿一样的奖金,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为了搞好检验科管理,我们从2002年起实行工作量化制,采用全员绩效奖金分配制度,对一线的人员实行政策倾斜,领导拿平均奖金,收到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与内容
1.1 由科主任提名,选出科室各组小组长,制定出各项工作的量化标准,交由全科人员讨论、修改、最后全体人员通过后实施。
1.2 科室选出、出纳、负责登记每人每天的工作量,月终进行汇总,录在考核本内,人人随时可翻阅查对、公开透明。
1.3 方法及标准
等级与效益奖金对半开。科主任、主任医师分配标准10;副主任、副主任技师分配标准9.5;中级职称15 a以上 分配标准9.0;中级职称10 a以上 分配标准8.5;中级职称5 a以上 分配标准8.0;初级职称15 a以上 分配标准7.5;初级职称10 a以上 分配标准7.0;初级职称5 a以上 分配标准6.5;初级职称5 a以下 分配标准6.0;各小组组长,每月提成50元;工作在门诊一线的人员多提成10%;节假日如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凡上班者每天补40元,其余假日补20元;门诊、病房的工作人员其工作量按点数走,一个脑脊液12点,一个血常规10点、一个尿常规8点、一个静脉抽血7点、血沉一个7点等;发表一篇,科室每月给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以适当奖励;迟到早退每次扣20元;无故不参加业务、学习每次扣50元;发现差错事故,取消一切评比资格,领全科最低的基本奖;中心实验室和免疫室拿科室统筹平均奖;对科室的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年底用科室基金给予重奖。
2 结果
2.1 全科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
门诊抽血时间从7:50至11:30,全上午抽血,下午2点即可在服务台取化验结果,既方便患者,又为患者节省大量费用,由于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取酬”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工作由被动变主动,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
2.2 全科同志的业务素质有较大提高
自2002年以来,全科各小组共开展100多项新技术项目,每年均有4篇以上刊登在各学术刊物上。
2.3 服务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
推诿现象消失,杜绝了和患者吵架,用一个简单的微笑,一声温暖的问候,一双亲切的目光谅解患者的急躁、宽容患者、因势利导、减少并消除了不必要的纠纷,得到广大患者一致好评。
2.4 医疗质量大幅度提高
大型精密仪器建立了严格的监控和日、周、月三级维护网,遇到仪器故障,每位同志都能加班加点连夜排除故障,保证日常诊疗的工作顺利进行。
2.5 每位工作人员强化了责任心 从标本接收、编号、加血开始,建立了严格的核对制度,门诊工作人员在试管上除写编号外,还要写上患者姓名,防止张冠李戴,杜绝差错事故。
2.6 科室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科室、先进科主任,其中一人被评为全院作出特殊贡献的标兵,全科收入以每年平均递增35%的速度。
3 讨论
3.1 量化制管理打破了大锅饭平均主义
在科室的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劳动原则,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2 量化制管理体现了公正、公开
增强了管理的透明度和民主化,有利于增强科室内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3.3 量化制管理使科室工作硬指标量化,软指标硬化
是探讨检验科规范标准化管理的一种有效尝试,使原来的“懒、散、疲”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使检验科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