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应用多巴胺和异舒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关键词】 静脉;慢性心力衰竭;护理
[摘要] 目的:介绍常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不能控制时,静脉应用多巴胺、异舒吉时的相关护理问题。方法:通过60例静脉应用多巴胺、异舒吉时的护理,介绍给药浓度、滴注速度、输液时的体位、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结果:60例患者中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有效率达90%。结论:在使用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治疗心力衰竭症状不能控制的情况下,短期应用多巴胺、异舒吉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静脉;慢性心力衰竭;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各种先进治疗手段的应用,各种心脏病患者寿命增加,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日益增多。结合临床慢性心力衰竭对洋地黄耐受量降低,易发生中毒反应,以致加重心力衰竭的情况。我们使用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稳定血液动力学的过渡[1]。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在使用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不能控制心力衰竭症状时,静脉应用多巴胺、异舒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2岁~80岁,病程2 a~10 a。原发病: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变15例,肺心病心力衰竭1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26例,肾功能衰竭致心力衰竭7例,以上病例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标准[1]。
1.2 给药方法
多巴胺20 mg~40 mg,异舒吉10 mg~2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7 d为一疗程。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
1.4 结果
本组60例中,42例显效,占70%,12例有效,占20%,6例无效,占10%,总有效率达90%。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反复发病而多次入院治疗,焦虑、恐惧心理较严重,对生活信心不足,对本身疾病机制及治疗认识不够,往往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测,担心生命终结而悲伤,情绪极不稳定。因此,在护理患者时要热情、细致,尽可能多与患者交流,讲解有关疾病知识,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产生的药物反应,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争取患者合作,为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2.2 一般护理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应低于250 mg~500 mg,进水量在1 000 ml左右,中等至大量吸氧,适当使用镇静剂,一般以安定肌肉注射或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为宜,这样可以保证患者充分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和耗氧。
2.3 注意给药浓度及速度
多巴胺的给药浓度初始为0.08 mg/min~0.1 mg/min,以后不超过0.3 mg/min,异舒吉的给药浓度初始为0.04 mg/min~0.08 mg/min,以后不超过0.16 mg/min。输液时起始滴速10 d/min~20 d/min,无不良反应后滴速调至30 d/min~40 d/min。多巴胺剂量过大时可出现呼吸加速、心率加快及心律失常,速度过快时患者可出现胸骨后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异舒吉给药浓度过大易造成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副作用,严重者可造成低血压性休克,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因此,要严格掌握给药浓度及速度。
2.4 注意患者体位改变
患者体位改变、用力等情况均可改变远端静脉回流、穿刺针头与血管壁的相互关系,造成液体滴速变化,改变进入患者体内的药物剂量。因此,静脉输液时患者易平卧、半卧位、侧卧位时保持输液侧肢体在上。站起时应缓慢,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2.5 密切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
大剂量使用多巴胺可致α受体兴奋,而使心率加快,异舒吉也可造成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副作用。心率增加使心肌耗氧量上升,加重心肌缺血。因此,在输液过程中应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观察患者有无头晕,面色苍白的出现,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用药前测量心率及血压作为基准,用药中及用药结束后分别测量心率、血压。根据心率及血压变化,可及时调整给药滴速,保证用药安全。一般情况下,按正常浓度给药对血压影响较小,如果出现低血压,调慢滴速,低血压即可得到缓解。有条件时用药使用输液泵,配合心电监护更为安全、可靠,处理更为及时、准确。
2.6 观察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变化
观察患者呼吸困难是否缓解,呼吸困难的程度是端坐呼吸,半卧位还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尤其是夜间巡视时,要注意患者是否能平卧入睡,有无熟睡的呼吸,是否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以评定心功能。观察患者发绀,咯血及肺部音是否改善,肝脏回缩情况。同时,还应观察患者每日活动范围及活动后的反应,以了解药效及心功能的动态改变。
2.7 观察尿量、体重改变
每日清晨空腹时的体重是反映体内水负荷变化的可靠指标。固定时间测量体重,记录患者24 h尿量,可以观察心力衰竭患者水肿消失情况。因心力衰竭患者多限制钠盐摄入量,还应注意电解质的变化,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加重病情。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或等量排出,致使静脉系统淤血,动脉系统灌注不足,从而出现心脏循环的症候群。用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常规组合心力衰竭的方法[2]。但在用上述药物后症状仍不能控制的情况下,我们使用多巴胺、异舒吉以达到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多巴胺为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具有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兴奋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升高血压,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及尿钠排泄增加。单独应用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导致变异性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异舒吉为α受体阻滞剂,有血管扩张作用,因而能扩张周围小动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肺循环。单独应用可造成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基于以上原理,两药合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强利尿,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从而纠正心力衰竭。在晚期心力衰竭患者ACEI与多巴胺、异舒吉同时应用可使血液动力学进一步改善。
:
[1]陈灏珠.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33146.
[2]李小鹰.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从治疗指南到临床实践[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48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