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24例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曾裕镜,黎昕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检查

  [摘  要]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影像学诊断的认识。方法:选择临床确诊、X线表现典型24例进行分析。结果:胸片显示的网格状、颗粒状、两肺野透亮度减低和支气管充气征为本病主要X线征象。结论:X线检查结合胎龄及出生史等对本病的诊断、预后及发现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检查

  Radiograpic Diagnosis of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 Toimprove recognition of imaging diagnosis for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in  newbron of xray examination.Methods To investigate 24 cases of disease which clinicly  was confirmed and has typical roentgenographic findings.Results The major radiographic signs  of chest roentgenogrphic findings in this disease are granular、reticulonodular decrease lucencyof lungs and air bronchgram.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xray examination,fetalage and bron histroy possesses important value to diagnosis this disease.

  Key words:Newbron;Hyaline membrane disease;Xray examination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HMD)是指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呼吸窘迫症(RDS),它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4]。且常继发各系统疾患,病程快,早期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与极为重要,本文研究分析了24例HMD的X线表现特征,以提高正确诊断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 h~5 d,26周~36周分娩18例,36周~42周分娩3例,34周剖腹产3例,在这些病例中,糖尿病孕妇的婴儿1例,宫内窘迫和出生时窒息者2例。所有病例出生后均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出现“三凹征”19例,出生后面色灰白、青灰6例。4例因症状重24 h内已死亡未复查,其余病例均做2次~4次复查床边胸片。

  1.2  X线分级标准  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将胸部X线分为四级[1]。1级:全肺有细小网状颗粒阴影,心缘清晰,支气管充气征不明显。2级:全肺有较大密集颗粒阴影,肺透亮度减低,支气管充气征明显。3级:肺呈毛玻璃样,心脏和横膈模糊不清或部分消失。4级:全肺野一致性密度增高,完全变白,即所谓“白肺”[3]。

  2  结果

  本组24例中2例肺野表现为网格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影,以肺野内中带为主,外带透亮度增高。21例肺野透亮度减低,呈现“毛玻璃”状改变,其中16例出现空气支气管征,7例出现“白肺”改变,3例肺野出现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心缘及膈面模糊不清。有并发症:5例肺出血,肺炎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3例,颅内出血2例,6例合并有动脉导管的开放,气胸及纵隔气肿者3例。

  3  讨论

  HMD主要是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萎陷,形成肺不张,其范围逐渐扩大。缺氧、酸中毒使小动脉痉挛,肺灌注不足,继而损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毛细支气管黏膜,致使血浆外渗,于肺泡终末气道表面形成纤维素性透明膜[4]。透明膜的形成只是本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2]。

  3.1  早期诊断  由于肺泡萎陷,形成肺不张,肺透亮度减低,充气的毛细支气管形成网格状阴影,萎陷的肺泡呈现小颗粒影,因此早期HMD表现网状及颗粒阴影,肺透亮度减低,支气管充气征明显。随着病变进一步,肺泡萎陷加重,气体不能进入肺泡,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内压力增高,管腔扩张,在密度增高的肺野衬托下,出现空气支气管征,这是诊断HMD最为可靠的表现,本组16例均有此表现。由于常合并肺出血或肺水肿,肺野透亮度明显下降,心缘及膈面模糊,空气支气管征可消失,肺野呈现一片增白,即所谓的“白肺”,本组7例均有此表现。

  3.2  合并症  由于HMD出现的合并症较多,X线改变较为复杂,且不具有特征性。肺出血、气胸为常见合并症,本组5例肺出血,气胸及纵隔气肿者3例。早产儿动脉导管的组织未成熟,不能自发关闭,肺透明膜病早期肺血管阻力增加,导致PDA。

  3.3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肺出血及湿肺鉴别。新生儿肺出血为肺野透亮度减低及斑片状阴影的出现,由于肺泡管及终末细支气管不形成阻塞,因而不出现空气支气管征,如无大量出血,亦不出现“白肺”改变。湿肺也不出现空气支气管征,而且不出现低PaO2、高PaCO2。

  4  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HMD的主要方法,胸部照片显示肺野透亮度减低、网格状及颗粒状影、“白肺”、空气支气管征,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1]  徐赛英.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254.

  [2]  刘豫阳.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诊断[M].第三届新生儿影像诊断学习班讲义,1997:28.

  [3]  董声焕.儿科危重症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82486.

  [4]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5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