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魏锦兰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排痰,,,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排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通常由慢性支气管炎而成,特点为气道阻塞和和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以老年人最为常见。当并发肺部感染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及反应迟钝而使痰液阻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使肺部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可引起窒息而死亡。为了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我们在患者排痰中采取了“湿、拍、翻、流、咳、吸”等综合护理措施,有效地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使患者的肺功能得以改善。

  1 临床资料

  1998年1月至2000年3月住我院内科的67例COPD伴肺部感染的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9例,年龄53岁~82岁,平均63岁。除2例呼吸衰竭及1例气道阻塞窒息死亡,其余64例均好转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我们把患者安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病室里,保持病室温度在18 ℃~20 ℃,相对湿度在55%~60%,每天进行室内通风一次,避免对流,以免患者受凉,冬季盖好被子保暖,周围环境去除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味,防止刺激呼吸道。

  2.2 解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依从性       
  COPD患者由于病程长,反复住院,久病缠身并逐年加重,普遍对治疗缺乏信心,对痰液引流存在恐惧的心理,认为“湿、拍、翻、流”等不能治本而不愿接受治疗。我们向患者耐心地讲解疾病的病理生理以及排痰的重要性、各项方法的可靠性,使67例患者都解除了紧张的心理,愿意接受与配合。另外要求患者多吃蔬菜、水果、戒烟。

  2.3 湿化呼吸道增强纤毛活动能力       

  可以防止分泌物干涸结痂,促使痰液排出。

  2.3.1 补充水分       

  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必要时结合医嘱给予静脉补液,进水量在2 500 ml~3 000 ml左右(水肿、心衰者例外)。补充充足水分,有利于痰液的稀释便于咳出。奶品类的液体会引起黏稠的痰液,嘱家属及患者忌用牛奶类饮料。

  2.3.2 超声雾化吸入       

  方法:症状轻、咳嗽有力者取半坐卧位,意识模糊、咳嗽无力者取侧卧位,床头抬高30°,在雾化杯内加入生理盐水20 ml,α糜蛋白酶5 mg,庆大霉素4万单位,吸入时让患者张嘴呼吸,把药液吸入气管、支气管、肺起到祛痰、消炎作用。雾化吸入时间为15 min/次左右,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雾化吸入时间护士都应守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如痰液增多无力咳出时要及时清除,以防窒息。

  2.3.3 氧气的湿化与温化       

  67例患者均采取低流量持续吸氧。长时间吸入未经加温的湿化氧气,可导致支气管分泌物黏稠,痰液不易咳出,加重呼吸道阻塞,故我们定时给湿化瓶加温水,使水温保持在50 ℃~60 ℃,吸入气温度为32 ℃左右,可保持呼吸道黏膜温化、湿润,利于痰液排出。

  2.4 正确拍背       

  在湿化的同时辅助拍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方法:掌指关节微屈,手呈抚碗状,用腕力轻柔地、迅速地从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拍打腋下、前胸、背部,边拍边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须在患者呼气时进行叩击,使松动的分泌物在呼气气流的冲击下排出,每次呼气时叩击3次~5次,持续时间5 min~15 min。操作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有无窒息等情况。

  2.5 定时翻身       

  每2 h~3 h翻身一次,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其间配合拍背、咳嗽,将患者逐步翻至所需体位。

  2.6 体位引流       

  我们对37例痰量很多5例并发肺部感染发生脓肿患者进行了体位引流。将患者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口向下,借重力使痰液排出,每次引流10 min~15 min,每天1次~2次,宜在早上起床后或睡眠前进行,在引流的过程中护士应守在身边,若出现气促、心悸或分泌物大量涌出有造成窒息危险时应立即中止。

  2.7 有效咳嗽       

  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排痰。患者取舒适体位,先行5次~6次深呼吸,尔后深吸气来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去。

  2.8 适时吸痰       

  对意识障碍、年老体弱、无力咳嗽及超声雾化时的患者,床边应备好吸痰器,一旦发现痰液阻塞气道应立即吸痰。用大口径吸痰管先洗净口、鼻腔内分泌物,然后轻轻插至咽部、气管以吸出深部的痰液,每日4次~6次,在午夜及凌晨3点左右各吸一次最好。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感染的患者病程长,住院期间每班护士密切配合,适时地、合理地采取“湿、拍、翻、咳、流、吸”排痰的综合护理,对消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功能是行之有效的。

  :

  [1]沈玉红,徐刚.人工气道的湿化原理与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0,9(2):45.

  [2]董慰慈.内科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