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发挥体育课对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邢月丽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课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要求学生必须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知识型人才,尤其是个性发展体现其独特性。因此,体育课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因材施教在学生的良好个性培养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 体育课;学生个性;因材施教

  How Exertive P.E Effect to Student Good Charaeter Development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It is requested the students should be knowledge persons who are allaround develop and personality especially; so, P.E. subject has an import affect that educate the student's personality through teaching the students who are speculation themselves.

  Key words:P.E;Student's character;T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1  发展学生个性的理论依据

  体育课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起着独特作用,这是因为:体育课是学生独立行为的活动,社会心家认为:“研究个性不能离开活动,学生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之后的”;在体育课中,学生有了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它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团结互助的集体活动;体育课及课余体育活动是陪伴学生终身的一项活动,有了强健的体魄、旺盛精力,才能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事业当中,才能学有所用、老有所终;体育课课余的体育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它使学生可以从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和得到尊重的心理满足。

  2  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利用体育课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个性是什么?具体来说,个性特征是什么?据著名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给个性下的定义:“决定了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和能力组织。”可以推断个性的本质特征为:个性的整体性,即个性是全面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性的独特性,即个性的差异性,个性不是芸芸众生的品质,而是活生生的各不相同的人格;个性的多面性,即个性是由生物因素、心理、社会经验和人性倾向等结构组成的;个性的动力性,这是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推导出来的个性,即个性是人体的一个内在的动力因素,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

  心理的个别差异一般就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质、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个性差异的原因:行为主义一般把个别差异归结于不同的经验或不同环境的影响,而认知场论者则常常根据遗传和环境的结合或交互作用来说明差异。二者都提到环境对个性的巨大作用。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先前知识的差异、志向水平的差异(即学习动机的差异)、智力的差异、能力倾向(素质)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男女生学习差异,下面以后两种为例来加以说明体育课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的差异简单地讲就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这一概念为学生的差异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开发价值的角度。个人的学习方式包括许多方面,如:有人学习较为冲动而有的学生较为慎重,有的学生不管他们的伙伴怎么想而自己决定,而有的学生依赖教师或伙伴的指导等等。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来分析个别差异,比起从智商、家庭、社会背景方面来分析个别差异,对教师的帮助可能会更精确一些,因为它反映了学习中的一些具体差异。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方式有所针对地进行知识的传授。例如:在体育课上,对比较冲动型的学生,在学习技术型较强的动作时,应先以较易且速度较缓的辅助动作作为练习的手段,然后再教整体性的动作,且时刻提醒要小心、要注意安全;对较慎重的学生则可直接传授完整的动作,然后通过分解性动作直接进入完整性动作的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话语使学生有勇气、有信心;对于能够自己做决定的学生,教师只要把动作要领以及易犯错误告诉学生,学生可据此进行锻炼,但要加强保护与帮助防止其受伤。而对于必须受教师或伙伴指导的学生,则必须按部就班地安排教学程序,指导学生学习新的辅助性练习和完整的技术学习,同时,多提问尽量让其独立完成动作,以提高其独立性能力。

  男女生学习差异:据美国的麦科比和杰克林在性别差异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许多权威人士认为他们的专著《性别差异心》(1974)是性别差异研究最完善最可靠的经典之作。心理学家日益认识到一些传统的对男女性别特点的观念是有缺陷的,如一般认为男子的特点:独立、有主见、有进取心、坚强、有竞争心、对专业生涯的追求、有养家糊口的责任心,而女子的特点则是:温柔、耐心、具有吸引力、善与人处、负责抚养孩子、烹调、清洁等家庭杂务以及陪伴丈夫等等。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同时具备男女两性特征应该更具有优越性,例如:女性除了具备以上传统特点以外,还有竞争和独立意识,有主见,善于处理问题等等特点。换而言之,在她的人格中加上了一些有用的男性特征(当然是传统意义上的),会更有益,同样,一个具有两性特征的男子,除了具备传统认为的男性特征外,还具有敏感、善于理解人,与人为善等以上所提到的女性特征,这些也是很必要的。总之,以上特征只要对社会有利,不论男女都是应该的。而不应只以性别加以区分,因此,我们在男女生时,不应专门以男女生去分班学习各项项目,相反,应该多鼓励他们参加一些他们不擅长或是弱势项目。如男生多参加一些诸如健美操、体操、形体舞蹈等项目,同样,女生多参加一些力量性和对抗性比较强的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武术、拳击等项目以补偿各自性别特征的“先天不足”,也即女生着重培养其阴柔之美的同时,补偿一些应有的阳刚之气,男生则反之。

  总之,体育课上,无论是选项课的教学,还是其他形式的教学都是发展学生个性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它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调节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同时它为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

  [1]任笑川.从赏识着手切入素质教育[J].教育导刊,2005,4.

  [2]潘  菽.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3]陈琦,刘德儒.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4]赵长禄.大学生成才与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导刊,2005,4.

  [5]李铮.心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技术出版社,2000.

  [6]戴清海.大学生心理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7]麦科比,杰克林.性别差异心理学[M].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