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任卫全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

  [摘  要] 青海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开展全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二十余年;现有注册单位57家,2004年实际参加活动的单位49家,已基本上覆盖全省,;活动项目十七个,其中计分项目十一个、项目六个。通过对过去,尤其是近五年来此项工作的回顾,了解全省各实验室临床化学检验的动态,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今后的工作,以提高全省各实验室临床化学检验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回顾;发展

  青海省临床检验中心筹备组成立于1982年,并组织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开展了全省生化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但仅有血清钾、钠、氯、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等几个项目,参加单位主要为西宁地区的10余家医院,项目和规模非常有限。1987年青海省临床检验中心正式成立,全省生化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工作得到加强,项目扩展到血清钾、钠、氯、钙、葡萄糖、尿素、总蛋白、白蛋白、尿酸等十项,以后又加入了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参考项目;同时,活动范围也扩展到了全省。但由于种种原因,此项工作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1998年以前,参加活动的单位数一直徘徊在30余家医院左右。随着青海省卫生厅对此项工作要求的提高、管理的加强,参加活动的单位数和成绩在逐年上升。2000年又启用了新的统计程序,并将活动更名为青海省临床化学室内间质量评价,要求全省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参加,活动项目扩展到十七个。其中,计分项目十一个(血清钾、钠、氯、钙、磷、葡萄糖、肌酐、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尿酸等)和参考项目六个(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等),实际参加活动的单位数1999年上升到40家医院,2002年为41家医院,2003年为46家医院,2004年为49家医院,呈上升趋势。同时,青海省卫生厅将全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成绩纳入了对单位的考核内容,并对每次活动结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因此,此项工作得到了全省各级医院的重视。现将1999年至2003年五年间青海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结果汇总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参加单位 

  青海省有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一百余家,现在在省临床检验中心注册的有57家,但每年实际参加单位并不多。

  1.2  总体成绩统计方法 

  通过各年度VIS总成绩、优秀率、及格率的统计,了解各年度此项室间质评活动总的发展趋势。而各年度平均成绩是当年各参加活动单位四次成绩的平均,分为优秀单位(全年四次活动中,各次VIS≤80)、优良单位(全年四次活动的平均VIS≤80)、及格单位(全年四次活动的平均VIS≤150),它反映着各参加活动单位成绩的实际增长及稳定情况,它与总成绩中的某些指标不一定一致。

  1.3  统计方法 

  以计分项目各年度单项结果剔除±3SD后的平均CV(%)来。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青海省有二级及二级以上一百余家。在省临床检验中心注册的有57家,约占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总数的50%。而实际每次参加活动的单位都在这个数以下,虽然从表1分析可以看出参加单位数和回报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作为省级室间质评活动,覆盖的范围还应更广泛一些。表2是总成绩,代表此项活动在各年度总的趋势,表3反映是各实验室成绩增长的实际状况,它与总成绩中相应的指标相比较,可以得出实验室成绩的稳定状况;从两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差别由大到小、到相等,说明各参加活动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在逐年提高,各次活动成绩波动在不断减少并趋于稳定。从表4可以看出,各单项的CV(%)值在逐年下降且趋于稳定,其中,血清钾、钠、氯、钙、葡萄糖、总蛋、白蛋白、尿酸等项目较为理想,结果分布较集中,而血清磷、肌酐等项目CV(%)值仍较大,数据离散,这与各实验室所使用方法的差异较有关。表1  参加单位及回报率年度(略)表2  各年度总成绩(略)表3  各年度成绩分布及比例(略)表4  各年度单项的平均CV(略)

  3  存在问题

  青海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已开展了二十余年,得到全省广大基层检验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心血。但由于种种原因,此项活动的发展较慢,开展项目有限,水平不高,并存在着许多问题。

  活动覆盖范围还需扩大。青海省有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一百余家,而实际每次参加活动的单位数占总数的50%以下,活动范围明显较小,覆盖面不够,特别是青南地区,虽然受地域和的制约,但省临床检验中心仍需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明显的东强西弱现象。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参加单位的分布不平衡,参加活动的单位主要集中在西宁及海东地区,这个区域的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大多参加了此项活动,而各州一般只有一家医院参加,格尔木地区只有两家医院参加;二是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在优秀单位中西宁及海东地区医院占到了总数的90%,而外州县医院只占10%,优良单位中也只有33.3%,两项之和(即全年总评VIS<80的单位)为22.7%,所占比例过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各实验室加强质量意识,改进工作态度外,还需各级领导进一步提高认识并加大投入,常抓不懈,使提高质量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室内质控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从1999年起省临床检验中心就要求各实验室在回报各次室间质评活动结果时,同时上交当月的室内质控图。虽然,2003年回报室内质控图的单位数较前两年有大幅度增加,但种类繁多且不规范,主要存在的问题有:SD、CV值过大、没有自己实验室的SD、CV值、RCV低于OCV、无失控分析等,质控图只为应付检查而非指导日常工作和室内、室间质控中特殊对待现象较严重,使质控失去了其真实意义,徒有形式。因此,在加强室间质评工作的同时,应加大对室内质评工作的要求和检查力度,使此项工作真正成为日常工作的质量保证。

  随着卫生厅及各单位对质控工作的不断加强、省医疗质检中心定期的检查,室间质评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医院检验科。因此,相互校对甚至抄袭质控结果的情况时有发生,应引起重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除继续进行现行的室间质评活动外,还应开展现场核对活动,并在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某些单项成绩不好。除了现用常规测定方法缺点较多、试剂手工配制容易出错、而仪器测定成本太高等原因外,方法过多、试剂过滥也是原因之一;缺乏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使质控的目的和意义大打折扣,影响了室间质评活动的可比性和性,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多方努力。

  :

  [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31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