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淋巴结切片质量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 淋巴结
[摘 要] 淋巴结结构复杂,细胞成分致密,加之外周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被膜。因此制片难度较大,临床上屡见因制片质量不理想导致漏诊、误诊,为减少或避免其再度发生,必须提高淋巴结的制片质量,严格规范制片过程的每一步骤。
[关键词] 淋巴结;组织固定;避免挤压
淋巴结的疾病,在外科病理诊断学中,疑难病较为多见。而制作出一张高质量的淋巴结切片,对解决这些疑难病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常常因为制片质量的缺陷,而导致许多不该出现的“疑难”病例。由此可见,提高淋巴结切片质量,是何等的重要! 因为,淋巴结结构比较复杂,皮质和髓质的细胞成分多,又质脆易损,加之外周包有一层比较致密的结缔组织被膜。因此,制片过程中,与其他组织相比,有其自己的特点及个性。在常规病理制片中难度较大,如:切片偏厚,染色对比度差,组织碎裂,细胞固缩,各级试剂难以渗透到组织,固而脱水难度亦较大。为满足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需要,所以对制片质量的要求就更高,因制片质量不够理想,给组织学诊断带来困难,在临床上屡见,有时甚至造成误诊。因此,提高淋巴结的制片质量,已成为每个病理技术工作者所必须面临且必须做到的。笔者认为,影响淋巴结切片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取材开始到制片结束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以导致制片的失败。通过对淋巴结切片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对策。
1 组织固定
送检新鲜的淋巴结,病理科收到标本后,首先要做妥善处置,剔除周围脂肪组织,将淋巴结沿长轴切开,然后迅速投入固定液中,否则因组织细胞内含有各种酶当组织离体后缺氧,这种酶就可以把细胞蛋白质破坏,导致组织的自溶。这是制片的首要环节。固定的好坏,取决于甲醛的浓度、取材的大小和薄厚,室温及固定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以市售甲醛原液与水1∶9为宜,诊断上没有特殊要求取材大小不超过1.5 mm×1.5 mm×0.3 mm为宜。固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固定的不充分则制不出好的片子。适合于淋巴结的固定液很多,其中多选用10%甲醛。它配用起来既又简单,还能满足免疫组化和特染的要求。近年来,我们采用B5固定液,效果明显优于甲醛。核染色鲜艳,结构清晰,同行评价很好。
其配方及使用方法,A液:氯化汞60 g,醋酸1.25 g,蒸馏水90 ml;B液:市售甲醛原液10 mg,临用前两液混合,当组织厚达2 mm×3 mm时,固定2 h以上。
淋巴组织肿瘤的诊断,细胞核的变化是主要的诊断依据,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酒精成分的固定液,它可导致组织严重收缩,细胞的体积变小,核染色不佳,组织结构亦发生改变,严重影响诊断。固定时间可灵活掌握,依室温和组织块的大小而延长或缩短时间,总之,充分固定是淋巴结制片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的环节之一。
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一些人为损伤。上面说到,淋巴结表面有一层很致密的结缔组织包膜,固定液不容易渗透于组织内部,因此要求我们在收到标本后,应将其及时用锋利的刀沿淋巴结最大轴切开固定。又由于淋巴结本身细胞成分非常丰富,组织质脆易损,刀钝容易使淋巴结内部结构受挤压。因此,取材刀必须锋利,以避免人为的机械挤压,导致显微镜下细胞结构的变化。
2 脱水,透明
制片的成败,与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欲想制出理想的切片,组织脱水必须彻底。为使组织脱水彻底,又防止组织过度的收缩,组织脱水应从低浓度酒精到高浓度酒精逐级进行,并应及时更换酒精,确保其应有浓度。使组织内的水份完全脱净。组织的透明时间要适度。过短,不达目的;过长,易使组织脆硬。在组织进入二甲苯之前,若能在无水乙醇与二甲苯等量混合液中处理30 min这样组织会更柔润些。
3 浸蜡和包埋
浸蜡这步非常重要,一定要把握好蜡缸的温度,一般在58 ℃~60 ℃之间最好。蜡的熔点过高会导致组织内出现裂缝,或导致组织周围变硬而中心浸蜡效果不佳。浸蜡最好分三步进行,然后将浸好蜡的组织立即包埋于60 ℃~62 ℃的石蜡中,包埋时组织内外的蜡要保持溶解状态。镊子的温度要稍高于蜡温,夹取组织块将切面向下,平放于包埋框内,并用镊子轻轻压平。
4 切片
切片刀不快仍可导致机械挤压,切片时,要求刀刃锋利无“豁牙”,进刀力度要均匀,以求切片的薄而完整,一般要求3 μm为宜。切片过厚,染片中容易掉片。若只图省事,即便勉强切出片子,也不能达到诊断的目的,甚至导致误诊。另外切片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及时清除切片刀上的蜡屑,保持刀刃的清洁。烤片的温度也要准确掌握,过低容易掉片,过高影响染色。一般以60 ℃温箱40 min,当然这必须要求我们每一个病理技术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和责任心。若想尽量减少或避免人为损伤,请记住: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张切片,把它当做一个需要诊断、,更需要帮助的病人或亲人。
5 染色
常规HE染色:组织切片的脱水、透明、脱蜡,是绝不可忽视的问题,脱蜡时间宁可长些不可过短,室温越低脱蜡时间应更长,否则脱蜡不净,苏木素、伊红拒染,片子灰而不亮。因此,染色用的各液留置时间一定要充足又要适时更新。淋巴组织较其他组织着色能力强。苏木素着色过深或过浅,均无法观察细胞核内的微细结构;伊红染胞浆,起着衬托胞核的作用,两者均不宜过染和淡染。
总之,淋巴结制片是一项很细致的技术工作。制片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诊断的准确性。因此,每一个病理技术工作者都应认真的对待制片的每一个环节,且不可马虎从事。
:
[1]杜卓民.实用组织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锦州石化公司,辽宁 锦州 121001;
2.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