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的解剖及临床
作者:吴天秀,吕端远,欧伟,蔡雪彦
【关键词】 胰头
[摘 要] 目的:为胰腺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解剖观测22具尸体。结果:胰头宽度为(17.30±2.46)mm,厚度(19.60±2.75)mm,长度(38.25±2.08)mm。结论:钩突大小个体差异较大,胰头部血供丰富。
[关键词] 胰头;钩突;解剖;临床
Anatom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Head of Pancreas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anatomic basi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diseases.Methods 22 samples of dead bodies were observed anatomically.Results The length of the pancreas is (38.25±2.08)mm,the thickness of the pancreas is (19.60±2.75)mm,the breadth of the pancreas is (17.30±2.46)mm.Conclusion Differences extisted in the sizes of the uncinate process.There are abundance of the supply of blood vessel in pancreas.
Key words:Head of pancreas;Uncinate process;Anatomy;Clinical applications
目前,国内中有关胰头的临床应用解剖报道较少。韩方海等[1]对胰头钩突的解剖及临床意义做过报道。孙庆峰等[2]对胰头十二指肠区域血管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本研究从临床应用方面对国人的胰头的毗邻做了较为完整的解剖学观测,为胰腺的疾病提供解剖学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采用经10%甲醛液固定的尸体22例(男16例,女6例),均为成人标本,游标卡尺测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胰头的解剖
胰头为胰右侧的膨大部分。公认的胰头标准的定义是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的左缘及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的胰组织。胰头位于第二腰椎的右前方,其上、下及右侧被十二指肠所包绕。在胰头后面的沟内有胆总管经过。胰头下部有向左侧突出的钩突,肠系膜上动脉、静脉在胰头和钩突之间。
2.2 胰腺头与胆总管下段的解剖关系及意义
胆总管下段后方按胰腺组织的覆盖关系,分为3种类型:胆总管前方仅被胰腺包膜所覆盖,显露胆管最容易,本例尸检发现1例,文献报道此型占15%~30%;胆总管和胰腺实质紧密覆盖,其间无任何间隙,此型较少见。文献报道此型占0.5%,本例尸检中未见此型。如需在此处暴露胆总管,必须切开胰腺实质;胰腺右侧伸展出部分厚薄不一的片状胰腺,覆盖住胆总管,胆总管的右侧与胰腺片间存有一潜在的间隙。此型在胰腺胆总管间隙做钝性分离,可掀开胰腺片显露胆管。文献报道中此型最多见,占60%~80%,本组尸检中发现21例。显露胆总管胰后段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可在直视下探查此段胆总管病变,还可切开胆总管进行术中造影、内镜检查及器械探查,取出嵌顿的胆总管下端结石,必要时可利用此段胆总管作低位胆肠内引流术。
2.3 钩突的临床解剖及意义
2.3.1 钩突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根据肠系膜上动、静脉界定钩突:即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动脉与下腔静脉、主动脉之间的胰头向左突起部分为钩突。据报道[3]钩突的出现率为80%,本文调查22例,均有钩突存在。由于难以确定钩突与胰头的分界,本文以肠系膜上静脉为标志,测量靠其右缘处的钩突上下径,作为钩突的宽度;此处的前后径作为钩突厚度;钩突最左端至十二指肠左缘(内侧缘)的水平距离作为钩突之长度,见表1。表1 钩突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略)
根据本文的调查结果,钩突大小个体差异较大,差异最为显著的又是宽度(上下径)和厚度(前后径),因而在影像学上根据钩突的大小和位置间接推断胰头占位性病变时,有必要考虑到存在钩突过大者。
2.3.2 钩突和肠系膜上动脉、静脉的关系
肉眼观察22例标本,钩突越过肠系膜上静脉后方者占77.3%(17/22);达静脉后方但未越过左缘者占9.1%(2/22)。钩突达肠系膜上动脉后方者占13.6%(3/22);越过其左缘为0。本组研究结果提示,由于钩突和肠系膜上静脉关系最为密切,临床上如果出现以腹腔积液、脾肿大为主要症状时,应着重排除胰头钩突的肿瘤。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肠系膜上静脉的后方80%有钩突存在,分离有难度,术者要特别小心。在胰腺CT,MRI横断扫描时,如果发现在肠系膜上动脉左后方存在有大块实质性结构,应高度怀疑胰头占位性病变。
2.4 胰头的动脉
胰头部血供丰富,直观和形象的结论:胰头大部由来自腹腔动脉的胰十二指肠前上动脉和后上动脉营养,下部小部分由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前下动脉和后下动脉营养,两者大致以主胰管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并相互连接形成吻合。胰颈和胰头部附近有胰背动脉,出现率为100%。其外径(成人)平均2.0 mm,是胰的主要动脉之一。胰背动脉在胰颈或胰头的背面分为左、右2支。右支又分为2支;左支沿胰下缘背面左行,称胰下动脉(即胰横动脉)。胰背动脉左、右2支,多可贯通胰的全长。经解剖发现,钩突的血供主要由胰背动脉右支的1条下降支供给,此动脉走行在肠系膜上动、静脉和钩突之间,在手术中难以直视,所以在保留胰头的胰体尾切除术中,术前必须通过动脉显影等手段确定钩突部的血供来源。
2.5 胰头的静脉
胰头部常出现的胰切迹(位于钩突右侧的凹陷、肠系膜上静脉右侧的压迹部分)的小静脉支,在本组观察中的出现率为22.7%(5/22),和报道[4]的60%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和观察标本的新鲜程度有一定关系。该小静脉引流胰头前面的部分血液,与引流胰钩突的1条~2条钩突小静脉支,均汇入胰切迹附近的肠系膜上静脉后壁或右后壁。这几条小静脉在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时,有可能被损伤甚而撕裂肠系膜上静脉,引起不易控制的出血,影响手术进程或被迫停止手术。若术中将该部肠系膜上静脉轻轻翻向左侧并仔细剥离,则小静脉的根部常不难显露,可顺利予以结扎、切断。
文献:
[1]韩方海.胰腺钩突的外科解剖及切除术[J].国外医学外分册,2000,27(2):7978.
[2]孙庆峰,韩德思,李玉兰,等.胰头十二指肠区域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37(5):409411.
[3]裘法祖,王建本.腹部外科临床解剖学[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74.
[4]马文锋.胰腺及其周围静脉的外科解剖学研究[J].解剖学杂志,1986,9(增刊):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