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带教过程中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代玲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护生带教;职业道德;观念;意识;责任

    [摘  要] 职业道德教育是护生实习带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带教容易被忽视的内容,本文根据实习带教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护理带教工作实际,提出以推行整体护理模式加强人文关怀教育,以具体事例增强服务意识培养、以严格管理促进责任心增强、以有益活动陶冶情操是带教工作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将环境、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的全方位教育,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关键词] 护生带教;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意识;责任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理工作者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掌握和应用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技巧、做好本职工作的原动力[1]。护理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专、本科生,在学校期间曾接受了大量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学校不仅所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专业课程,其他专业课程中也涉及大量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而且绝大多数学校还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强化职业道德的宣教活动,如专题演讲会、知识竞赛、观看影视节目、开展教育、组织文艺表演等等。那么,实习期间是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其一,学校所进行的多是以理论教育为主,比较空泛,实习则是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病人,接触实际的开始,面对复杂社会中人们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的环境影响,面对具体的、大量而艰苦的实际工作,如何使护生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和爱心,增强职业道德,意义尤为重要。其二,护理专业的特殊性需要教师中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否则规范性、化的操作技能学习、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的增强、实践经验的积累就无从谈起。其三,一个合格、优秀的护士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需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这其中就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在实习期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为“修生教育”打好基础。这三方面也正是带教工作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所在。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护生带教工作的体会,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同行。

  1  以接触新的护理模式,树立“病人第一”的观念

  如今,绝大多数都已基本实现由传统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正在全面推行整体护理。作为带教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环境,加强对护生的人文精神教育,使她们自觉树立“病人第一”的观念,带教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基础护理的操作技能,更要注重让她们积极参与制订《标准护理计划》、《健康教育计划》,养成经常性征求病人意见,做好调查研究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习惯;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如何进行心理护理,如何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尊重维护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如何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等实践活动,使实习护士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理解和掌握整体护理的深刻内涵,明确护士的天职在于“保存生命、减轻病痛、促进康复”,从而加深对“满足患者需求是做好护理工作的起码职责”的理解,增强对“个性化护理”、“人文关怀”护理的直观感受,形成“一切为了病人”的基本职业道德观念。

  2  以具体事例和感受增强服务意识

  护生实习带教不同于课堂教学,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中不宜作过多讲解重要性、必要性和行为规范等理论,更不能进行空洞说教,带教的重点应放在让护士在工作实践中去领略崇高精神,形成直观感受,养成职业习惯,受到具体教育、增强主动意识上。一是身教重于言教,带教老师要为人师表,带头做出榜样,同时,要让护生去全面接触、了解其他医院护士的内心感受,尤其要创造机会让护生多向实习医院的先进人物、模范护士学习,耳闻目睹她们的具体表现和事迹,从而在学好技术的同时,受到崇高的思想和品质的熏陶。二是安排护生独立护理不同类型的病人,尤其要多护理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绪不佳、性格怪僻的患者,使她们对护理工作的艰辛和困难、委曲有一个充分的、直观的认识[2],并对在此过程中护生所产生的真实感受想法有一个全面了解,对表现好的要及时充分肯定,大力表扬,对认识偏激、态度生硬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及时批评指正,作好正面引导;对护生思想波动大,产生畏难、厌恶情绪者,要通过采取交心谈心、组织专题讨论、相互安慰等方式帮助她们调整心态,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去面对现实。三是组织护生经常深入病房和患者家庭,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面对面的真诚交谈,开展换位思考,在与病人加深了解中,以赢得感谢增强一种职业崇高感,以听到盼望和呼声增强使命感,以正确对待批评建议明辨是非,从而自觉的进入角色,当好“白衣天使”,让爱心潜滋暗长,形成一种以服务为荣,以奉献为乐的崇高意识。

  3  以严格的训练和管理增强责任心

  职业道德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努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自觉形成一种乐于奉献的观念,养成一种良好的自觉习惯外,还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护生思想行为的约束,以制度和纪律迫使她们遵守职业规范,这就需要带教老师要经常加强职业规范训练,以严格的管理去促进护生增强责任心[3]。实习既是学习也是工作,带教人员要进时时处处督促学生加强文明服务的基本功训练,工作中按规范化进行操作,养成职业习惯,经常开展保持微笑训练、注重仪表训练、文明语言训练等,训练不能脱离实际,要在工作实践中进行。要建立健全强化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管理制度,经常性对护生的服务态度进行监督和测评,掌握她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了解病人对护生工作的满意程序,并以此记入考核成绩中,作为学生毕业及推荐工作最重要的依据,要经常组织开好主题班会,加强同学间的相互监督与相互帮助,同时教育护生严格遵守实习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推行实行差错责任追究制,使职业教育道德教育具体化、规范化和监督化,逐步由外部力量约束过渡到一种自觉意识和习惯。

  4  以有益的社会活动陶冶情操

  实习护生,即使是年龄较大的本科生,由于未完全进入社会,都毕竟是学生。思想尚未完全正确成熟,可塑性较大[4],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讲究教育方法,带教老师要善于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境的方式,不但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实习医院组织的“爱心服务周”、“优质服务月”、“道德风尚评比赛”、“模范护士报告会”等活动,还要利用工作、学习等自行组织实习护士开展形态多样的献爱心活动,如组织征文比赛、歌舞表演赛,设立“委屈奖”、”爱心奉献奖”,慰问弱势群体等,将枯燥无味的教育形式变为生动活泼,健康趣味、学生易于感染、乐于接受的活动和方式,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

  

  [1]  张秀蓉.浅谈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有效性[J].护理研究,2003,17(6):64.

  [2]  陆斐.护生心理卫生问题特点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10:600666.

  [3]  许玉林.组织行为学[M].北京:劳动出版社,2004:126.

  [4]  唐晓阳.管理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