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卵巢恶性肿瘤的CT探讨
【关键词】 老年卵巢肿瘤;断层摄影术;X线机
[摘 要] 目的:提高诊断老年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老年卵巢恶性肿瘤CT表现。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卵巢肿块在盆腔或下腹部的位置不固定,但80%位于附件区,CT表现:囊性4例囊实性12例,实性4例。囊性部分均有壁结节,窦性肿块的囊性部分和实性部分密度各不均匀。实性肿块边缘有分叶或不均匀。腹膜腔转移及腹腔积液最常见。结论:老年卵巢肿块下列三种表现可视为恶性。囊性肿块的囊壁或间隔上出现结节状突起。较大的囊性肿块。分叶状实性肿块此外伴有转移灶均可以明确诊断。
[关键词] 老年卵巢肿瘤;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卵巢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老年卵巢肿瘤恶性率最高,死亡率高,而有关它的CT诊断国内报道并不多,盆腔平扫与强化扫描相互联动对于卵巢。肿瘤的性质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笔着收集2002年至2004年以来经我院CT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老年卵巢恶性肿瘤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例中双侧2例,单侧18例,患者年龄均在50岁~75岁,平均65岁。均已绝经。15例有临床症状,5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检查方法:采用德国SOMATOM PLUS型CT机器,患者扫描前口服1.5%泛影葡胺以充盈小肠,膀胱也应高度充盈,阴道填塞凡士林油纱条及直肠内注入适量空气以标记阴道,子宫和直肠的位置。取仰卧位自耻骨联合上缘至髂嵴或肿块上缘层厚10 cm,层距10 cm连续扫描。图4 卵巢癌大网膜转移(略)
图5 卵巢囊实性癌(略)
2 结果
卵巢肿块在下腹部和盆腔中的分布情况:附件区16例,骶岬前上1例,子宫前方2例,子宫直肠窝1例。病理类型:浆液性囊腺癌16例,子宫内膜样癌2例,分化不良腺癌2例。CT表现:按内部结构和密度可分为囊性4例,囊实性12例,实性4例。囊性部分为单房和多房均有壁结节,囊壁及间隔略增厚。囊实性肿块的囊性部分和实性部分密度多不均匀。实性肿块边缘有分叶或不均匀。腹膜转移:大网膜转移12例均表现为脂肪密度的大网膜上出现结节或团块样致密影,6例表现为大网膜扁平状肿块密度不均匀即所谓“饼状网膜”征象。肠系膜转移4例,表现为脂肪密度的肠系膜上出现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其中1例表现为肠系膜失去脂肪密度而被饼状软组织影取代。腹腔积液12例;表现为腹腔脏器间水样密度影,腹腔积液少量仅聚在肝肾隐窝处或肝外缘,量大时包绕整个腹腔脏器并进入小网膜囊内。
3 讨论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致死病因,占妇女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由于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50%~70%的病例在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或转移。而老年女性感觉迟钝又因绝经对妇科病难以启齿,所以更不易发现直至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才就诊。CT是检查此病的最佳方法,它可以勾划出病变的轮廓、内部结构及转移情况,为能否手术提供主要依据。本组20例其发生部位以附件,子宫区较多见。但无论哪个部位均与子宫相连,分界模糊。在鉴别诊断时应认真观察及分析。笔者了本组病例认为,在CT诊断中有下列征象其一就可以视为恶性证据[1],囊性肿块的囊壁或间隔上有结节状突起[2]。较大的囊性肿块[3]。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的肿块。这些征象反映了卵巢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因其生长速度较快向腔内生长易形成结节状突起。随着病变的实质性成分不断增多而向外由于生长速度不均匀则形成分叶或不规则的外缘,肿瘤内部的缺血坏死则形成CT上的密度不均匀表现。但是囊壁的厚度不能做为诊断的依据,因为良性肿瘤亦常有类似的CT表现,二者不易鉴别。从病理分类来看老年卵巢恶性肿瘤以上皮来源较多见,大多数是囊腺瘤恶变而来。
4 腹腔转移的特点
经腹膜扩散是卵巢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网膜受侵表现为广泛的饼状肿块延伸到腹部二侧或一个混合密度的病变使邻近结肠移位,其次为子宫直肠窝,膈下较少。主要是由于腹腔内液体流动及积聚的生理所致。因而笔者认为发现有腹腔转移灶及腹腔积液的老年患者即使卵巢肿块不明显也应考虑到此病。
:
[1] 张惜阴.临床妇科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52216.
[2] 周康荣.腹部CT诊断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558562.
[3] 林巧雅.妇科肿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3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