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与衣原体的感染对胎膜早破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缪小佟,祝爱霞,梅慧芳,张印兰
【关键词】 胎膜早破;解脲支原体;衣原体
[摘 要]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31例胎膜早破的晚孕患者生殖道宫颈分泌物的检测。先用Uu液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再用支原体固体培养基进行菌落鉴定确诊。用CRP做感染监测指标。结果:131例胎膜早破病例中Uu检出率为61.8%,CT检出率为3.8%,CRP升高35.9%。提示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宫内胎盘时是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胎膜早破;解脲支原体;衣原体
胎膜早破是妊娠晚期的一种常见合并症,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占分娩总数的17%~27%[1]。其对妊娠、分娩不利的影响是早产率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宫内感染及产褥感染率升高,这与下生殖道感染也有密切关系。胎膜早破与支原体感染是否有相关性,为此我们采集了临床上有胎膜早破迹象的宫颈分泌物131例,进行培养及确诊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对象
孕妇主诉突然感觉不能控制的阴道中流出水样的液体,有时流出少量液体,间歇性流出,或在某一体位时,继续流出,量可多可少,随胎膜破口大小,位置高低而定,偶而亦有流一次后不再流者。
1.2 体检
外阴及阴道黏膜湿润,在清洁外阴后用消毒窥器置入阴道,尽量避免接触宫颈,可见从宫颈口流出液体,或在压宫底后见穹窿有液池形成。
1.3 标本采集及检测支原体方法
1.3.1 标本采集
由临床医生送检宫颈分泌物。方法先用棉拭子擦去宫颈口多余的黏液,丢弃棉拭,再用另一支棉拭子插入宫颈1 cm~2 cm处捻转10 s~30 s,取柱状上皮细胞(孕妇在宫颈口采集标本)。病变细胞层采样可提高检出率,标本采集后应立刻送检,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须冰箱2 ℃~8 ℃保存。
1.3.2 试剂
Uu培养基:由珠海益民生物工程制品厂生产;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由珠海银科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CT英国Unipath公司生产;C反应蛋白(CRP)测定:由芬兰Orion诊断试剂公司提供。
1.3.3 操作方法
1.3.3.1 标本接种Uu培养基后,置37 ℃孵箱中培养,每日观察液体培养基颜色有无改变。不变色表明无支原体生长。颜色由黄变红,(或桃红色)而且透明无混浊,判断为阳性,表明有支原体生长,Uu结果在48 h内填报。
1.3.3.2 Uu疑似阳性标本,必需经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的培养:标本接种此培养基上(尿素一精氨酸培养基),置于35 ℃~37 ℃的微需氧环境中培养24 h~72 h。后用低倍镜(10x物镜)观察琼脂表面,并进行判断:解脲支原体一棕黑色海胆样菌落(10 μm~50 μm)。
1.3.3.3 沙眼衣原体抗原测定
我们采用免疫层析法(ICA),结果判断控制窗内有一条线出现,即表示检测过程中操作正确无误。所有未能在15 min后在控制窗显现一条线的检测块,其检测结果均为无效。
1.3.3.4 CRP应用液相免疫沉淀法
在340 nm波长测试沉淀的量与血清中的CRP浓度成正比。
2 结果
见表1。表1 131例胎膜早破与CT、Uu、CRP检测的情况(略)
实验结果显示,胎膜早破131例病例中,Uu阳性81例发生率61.8%、CT阳性5例发生率3.8%、CRP升高37例发生率35.9%,说明支原体Uu与胎膜早破密切关系。
3 讨论
从结果来看CT发生率3.8%,说明CT宫内感染少见。Uu的感染率61.8%,说明许多孕妇在感染时,没有任何症状,只是说白带多,有异味等,当宫内感染时,CRP的高低来自于局部病变程度取决于感染时间长短,病原微生物种类和宿主反应有关。当宫内感染支原体引起绒毛膜炎时,CRP就会升高。可作为炎症的一种预测指标,在炎症进程开始6 h~12 h就可检测到,48 h可到高峰[2]。CRP通常在细菌感染后急性期增高,所以可用来作为鉴定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首选指标,本文CRP升高占35.9%也证实了此种理论。
妊娠期阴道炎症诱发因素多为妊娠期体内高雌激素的影响有关,有利于阴道内细菌生长,阴道上皮细胞糖原积累增多,经乳酸杆菌分解,产生乳酸增多,阴道内pH值为3.6~6.0有利于适应酸性环境的病原体生存,也有利于减少细胞表面负电荷和去除覆盖于阴道上皮角质细胞受体表面的糖基,有助于病原体的粘附、破坏了阴道内生态环境的平衡易于感染。支原体可经宫颈口感染胎膜,使胎膜组织水肿,变脆易发生破裂,导致胎膜早破。胎膜早破都有绒毛膜羊膜炎存在。有学者在剖宫产时,从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培养支原体,发现阳性率为42%~56%[1],本文研究胎膜早破培养出Uu阳性率高达61%胎膜早破者中,阳性率比胎膜未破者高,提示支原体亦可能为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常见病原体。虽然本文CT阳性率只有3.8%,但也不忽视,它也是致胎膜早破的病原体之一。
近几年来,性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孕前应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若已妊娠,应采取有效的检查与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阴道宫颈炎等疾病,这样可把胎膜早破控制在最早最小的限度。因为我们对胎膜早破的临床资料观察例数还欠少。我们有待于进一步多方面的研究。
:
[1]侯红瑛,李小毛,尹玉竹,等.宫颈感染解脲支原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J].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8(2):7577.
[2]王德智,罗焕,张丹.中国妇产科专家经验文集.
[3]朱新贤,徐少华.围生期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关系的研究[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17(1):78.
[4]郭英花,刘颖.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早产的关系[J].中日友好学报,2002,16(1):1113.
[5]顾桂芳,王晓燕,邱谷. 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孕妇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杂志,2004,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