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血凝酶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志伟,韩瑞花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血凝酶;剖宫产术;止血

  [摘  要] 目的: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在剖宫产术中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科剖宫产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于术前30 min及术后第1天分别应用巴曲亭蛇毒血凝酶(实验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中伤口出血及术后渗血情况。结果:注射用蛇毒血凝酶能减少剖宫产手术伤口术中及术后的出血,疗效确切,未发现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

  [关键词] 血凝酶;剖宫产术;止血

  1  临床材料

  1.1  一般资料 

  病人平均年龄30岁(23岁~38岁)。所有病历术前检查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均正常,无严重心、肝、肾及脑合并症。两组病人在年龄、麻醉种类、切口大小及手术时间等方面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实验组于术前30 min静脉注射巴曲亭1 U(辽宁诺康医药有限公司产品,国药准字20010541号),并于术后静脉注射巴曲亭1 U;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注射。

  1.3  观察方法 

  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天、第5天凝血四项的比较;手术中出血时间、渗血量的比较;手术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生命体征的观察比较;手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之间止血时间、伤口出血量和单位面积出血量比较 

  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1  有效性指标对照(略)

  2.2  两组病人的凝血4项指标在用药前后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 

  见表2。表2  用药前后凝血象变化表(略)

  2.3  安全性结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两组病人在手术前后的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肾功能(尿素氮、肌酐)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  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变化(略)

  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生命体征、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变化,也未出现明显的全身或局部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注射用蛇毒血凝酶的主要成分为矛头蝮蛇巴曲酶和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Χ激活物(FΧa)。前者可水解Fbg Aa,释放出FPA116,使呈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从而促进血小板凝聚与凝血酶活化的效应,再水解其β释放出FPB114,激活因子Ⅷ完成纤维蛋白网而达到止血效应。后一成分FΧa能将浓集于磷脂反应表面的凝血因子Χ激活成Χa,促进凝血酶的形成。巴曲亭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出血性疾病或出血状态。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的纤维蛋白单体转化,从而促进血液凝固,而且只在出血部位(伤口)迅速形成血凝块,引起血小板聚集,起到止血作用。据相关报道,如果用药恰当,蛇毒血凝酶的止血效果可达90%以上。进口蛇毒血凝酶(立止血)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术后渗血中的应用均获得较好的疗效[1,2],经本研究临床观察,可看出巴曲亭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止血,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缩短手术伤口的出血时间,减少渗血量;而且本研究发现,部分病历术后伤口血性渗出液也较少,这表明巴曲亭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止血效果良好。有关文献报道,动物实验提示,进口蛇毒血凝酶(立止血)急性毒性甚少,对血栓的形成无促进作用,亦未发现其引起血管内凝血或其他组织病理改变,对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亦无明显影响。迄今为止,我们临床应用巴曲亭未发现任何全身或局部的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组间及手术前后凝血四项亦无明显变化。这表明,如前所述的方法及剂量使用巴曲亭是安全的。

  需要指出的是,该药对血中缺乏血小板或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没有代偿作用,因此宜在凝血指标正常的情况下使用,或经充分补充血小板及缺乏的凝血因子后使用,才能获得良好效果。另外,不应因使用该药而忽视手术中充分而彻底的止血。至于该药的局部应用效果如何,以及大剂量、长时间的使用安全性如何,则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文献

  [1]陈玺华,张志坚,武华,等.立止血在乳癌及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山西医学杂志,1999,28(5):409.

  [2]高进谋,都定元,李邦春.立止血对腹部创伤术后渗血的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1999,15(6):473.

  [3]於东辉,步秀云,张远,等.立止血对血液的作用及毒性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26(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