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术合用以提高肺癌诊断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刘舒萍,张秀萍,王红灵

【关键词】  纤支镜刷片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标本的阳性率,提高对肺癌的阳性诊断率。方法:对102例临床和放射学检查后需做纤维支气管镜的患者,留取针吸液及刷片两种标本共同进行细胞学诊断。结果:通过细胞学明确诊断为肺癌59例,总阳性率58%,针吸阳性率39.2%,刷片阳性率44.1%。结论:纤维支气管刷片与细针吸取合同并用增加了查出肺癌的阳性诊断率。

  [关键词] 纤支镜刷片;针吸;肺癌;诊断

  Combined Use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in Lung Cancer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es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Methods 102 cases of doubtful lung cancer with clinical and Xray symptoms that need examined by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and brush biopsy simultaneously.Results 59 cases were identified as lung cancer by cytology examination.The total positive rates are 58%.the positive rates of the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and brush biopsy were 39.2%,44.1%.Conclusions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methods would further elevate the diagnostic potential in lung cancer.

  Key words:Brush biopsy;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Lung cancer;Diagnosis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刷片在肺癌诊断和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对肿瘤浸润管壁外及周围肺组织的管壁浸润型肺癌,纤支镜下未能窥及确切肿物或仅见管壁狭窄、局部支气管黏膜增厚、管壁局部隆起征象时,单纯刷检往往易漏诊。而纤支镜针吸术具与活检同等诊断的效果,为一种安全的诊断技术,并发症、出血量极少,无严重出血的报告[1]。因此,自2002年以来我院在原纤支镜刷片基础上增加了纤支镜针吸术收到了明显效果,提高了肺癌的阳性诊断率。本人对3年来的相关病例进行了归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2例纤支镜检查者中,男64例,女38例,年龄21岁~80岁,中位年龄58岁。检查者均为临床和放射学检查需做纤维支气管镜的患者。

  1.2  方法与仪器  常规局部麻醉后,纤支镜经鼻或口插入。对照肺CT及胸片检查判断肿块的位置,用日本Oiympus NAICL2C纤支镜专用吸引穿刺针经纤维支气管送至受病变压迫的气管支气管壁处,待针头前端露出支气管镜后将针尖推出针鞘,针尖长为5 mm~10 mm,在窥视下将针尖刺入病变内,用20 ml注射器以负压吸引约20 s,且进退2次~3次。停止吸引后将针尖退回鞘内,拔出穿刺针。将吸取物轻轻射于载玻片上,并将针侧面在载玻片上涂片2张~3张,用无水乙醇固定,送细胞病理室检查。如操作后有出血,可用1/1 000肾上腺素局部止血,并用生理盐水冲洗,使病变处表面清楚无血块,再行刷片操作。

  2  结果

  102例患者通过纤支镜针吸及刷片检查后,经细胞学两者共同诊断肺癌59例。综合阳性诊断率为58%,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分别是:29例、12例、8例、10例;针吸组诊断阳性率为39.2%,40例阳性,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分别是:17例、6例、8例、9例;刷片组诊断阳性率为44.1%,45例阳性,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分别是:22例、7例、4例、12例。经诊断的59例肺癌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21岁~78岁,中位年龄57.5岁。其中40岁以下者6例,50岁以下者15例,占肺癌总数的26%。

  3  统计学处理

  将上述刷片组与针吸组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与合同组总阳性诊断率进行统计学χ2检验,其χ2值分别为3.85和5.6,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本资料结果显示:纤支镜刷片与针吸术并用的结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刷片或针吸检查的结果,增加了查出肺癌的阳性诊断率。

  4  讨论

  针吸细胞学是一种简便、安全、快速诊断肿瘤的重要手段。开展经纤支镜针吸术的目的,是用一种相对无创伤性的技术来扩展纤支镜在诊断肺疾病中的应用范围[1]。通过刷片与针吸两者共同诊断59例肺癌患者,而单纯毛刷诊断只有45例,使肺癌的定性诊断及组织分型得到进一步提高。针吸和非针吸标本的细胞学诊断互相补充,是发现肺癌的重要手段[2]。

  BuirsKi.G等[3]认为支气管针吸术比用毛刷、钳活检引起出血要少,且更适用于坏死性的活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与毛刷钳活检不同,针吸不必在坏死的表面或正常黏膜上重复取样,而可直接进入到具有活力的组织之内。针吸组细胞学诊断小细胞未分化癌8例,而毛刷组诊断小细胞未分化癌只有4例,小细胞核容易退变被损伤,刷片时尽管小心也可能使多量核挤压、破裂形成蓝色的模糊不清的条索,似细丝,称为核丝[2],由于重复取样与坏死表面的退化变性细胞混合在一起,给诊断造成困难。而针吸所获得的细胞是具有活力的新鲜细胞,细胞形态保持得较为完整。Shure.D[4]指出支气管针吸术提高了从气管外获取组织,能在采用通常刷检、钳活检取不到的地方如纵隔、肺门淋巴结或从邻近主要气道的原发肿瘤或转移癌获取组织。特别是中心型小细胞肺癌因纤支镜检查难以发现支气管内病灶,故对肺门或支气管外压迫包块进行支气管针吸术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该类肺癌的诊断率。

  结果统计中还显示:肺癌50岁以下者15例,占59例肺癌总数的26%。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及化进程加快,以及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和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肺癌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大问题。

  综上所述,针吸细胞学是一种简便、安全、快速诊断肿瘤的重要手段,甚至是早期诊断方法,尽早地应用于临床,病人就会尽早地得到诊断和。

  

  [1]  黄锦麦,王朝晖.经支气管针吸术对管壁浸润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杂志,2003,3(6):184.

  [2]  舒仪经,阚秀.细针吸取细胞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478488.

  [3]  Wang KP,Terry PB.Transbre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ataging of bronchogenil carcinoma[J].Am Rev Respir Dis,1998,127:344.

  [4]  Shure D.Transbronchial biopsy and needle aspiration[J].Chest,1989,9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