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供应室的环节管理、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原丽萍,张海燕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消毒

  [摘  要]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在供应室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消毒物品、空气进行抽样,培训监测。结果:每月无菌间抽样合格率为100%。结论: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除了供应室做好消毒隔离外,还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结合治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监控制度,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

  [关键词] 消毒;隔离;监测;院内感染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Supply Department to Control and Prevent the Internal Hospital Infec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Supply Department management in order to control and prevent hospital internal infections.Methods The sterilizing and isolating policies must be implemented strictly in Supply Department.Ensure all the stuff to be disinfected,the air samples to be collected and monitored all the time.Results After the policies been applied,the qualified ratio of asepsis rooms which have been examined was achieved 100%.Conclusion Not only the disinfecting and classifying work in Supply Department,but the utilizing of antibiotic with other effective methods are importan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hospital infe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treatment.To build the systematic monitoring system is very efficient way to control and prevent the hospital internal infection.

  Key words:Disinfect;Isolate;Monitor;Internal hospital infection

    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医疗效果。供应室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程度与医院感染有一定关系,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是评价医疗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现将供应室就如何协助搞好院内感染工作分析如下。

  1  方法

  1.1  医院领导重视 

  医院领导重视对医院感染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委员会成立,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专人负责院内感染管理及供应室消毒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每月由院感科定期对无菌物品进行检测,每季度对供应室的无菌物品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使供应室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消毒工作质量,控制了院内感染[2]。

  1.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2.1  加强供应室各区域的管理 

  供应室独立,环境清洁,内部划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通风采光良好,墙壁、天花板光洁无缝隙,地面光滑,有排水道,便于洗刷消毒。设回收间、洗涤间、清洁物品包装间、敷料间、消毒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办公室、储蓄室,布局符合由污-净-无菌-发放的原则,污染路线与无菌路线不交叉,不逆行,同时在供应室各区域内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以便掌握消毒工作环境中的各项操作规程,使各区域责任明确,保证了消毒工作质量。

  1.2.2  供应室消毒、灭菌及灭菌后物品的贮存 

  供应室空气消毒:感染多为呼吸道疾病,空气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控制空气中的细菌量,减少病原菌借助空气传播,用三氧消毒机消毒空气,消毒或包装间由层流消毒空气,消毒后对空气中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监测,细菌、病毒灭活率≥99.9%。因其具有层流消毒性,室内不存在消毒死角,消毒效果好,但空气中臭氧浓度达到0.2 mg/m3可引起呼吸加速,胸闷等中毒症状,因此空气消毒应在无人条件下进行,因医疗用品消毒、灭菌严把消毒关是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环节,医疗用品的性质、规格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对油剂,应选用干热灭菌,对不能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原则上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首选高压灭菌,它具有高效、快速、方便、安全等优点,但是高压灭菌不能替代浸泡和洗涤质量,我院现用的三效热原灭活剂为复方含氯消毒剂,有去污、消毒和除热原作用,再严格按照四步洗涤法洗涤,达到玻璃不挂水珠,胶管不发粘,pH值中性等要求,配合正确的包装、灭菌及正确的装载、排列,保证了消毒灭菌的质量,灭菌后物品贮存:无菌区作为贮存和提供无菌物品的场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区域,无菌区采取封闭式管理,由无菌物品发放人员负责,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灭菌后物品放入无菌柜前逐件清点,合格者分类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顺序旋转,便于发放取用,聚乙烯塑料袋封存无菌包保存期,有报道,用聚乙烯封袋的无菌包在灭菌8个月,包内物品仍然无菌,由于无菌包干燥,细菌无法通过水分进入而污染包内物品。塑料袋的封闭又阻断了尘埃及水分的进入,使无菌包长期保持干燥,延长了保存期。

  2  结果

  2.1  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我室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细菌培养1次,要求包装间、无菌物品间空气菌落≤200 cfu/m3,物体表面菌落≤5 cfu/m3,对无菌物品每月随机抽样培养1次,结果表明,合格率为100%,如灭菌包外用指3M胶带,标示物品是否灭菌,包内中心用化学批示卡或嗜热脂肪杆菌芽胞标本包内物品是否灭菌合格,每天早上对预真空压力灭菌器作BD试验,测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情况,如化学指示剂变色不全,及时分析查明原因,保证监测效果的准确性,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2.2  提高供应室护士业务素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供应室工作人员日常接触污染后医疗用品及化学制剂较多,要求工作人员每月由主管护士或护师讲课1次,理论,晨间提问等,严格遵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并列入年度重点考核内容,从而增强了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同时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在接触易挥发化学制剂时,戴好防护口罩、帽子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并正确洗手,每次洗手持续10 s~15 s,从指端到指尖、手心和手背。

  2.3  严把一次性医疗用品购进关及医疗废物回收关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全程管理和医疗垃圾的处理,在一次性医疗用品全程管理上把好4关,质量关:凡购进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是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许可证的产品,并且有产品合格证,经营许可证,要求齐全。保管关:专柜放置,包装不破损和超过有效期,凡是包装封闭不严,有效期及消毒日期模糊不清的一律不得发放。监测关:批批抽样检测,使用前要随机抽样检测热原及微生物,合格后才能应用于临床。处理关:发放的数量要与回收数量吻合,并登记入册,在各科室设置一次性用品专用污染袋,分类放入,每天由下收下送人员统一回收,由科室初步浸泡消毒集中毁形处理,用消毒、毁形和无害化处理,垃圾严格分类包装,分别处理。
  
  合理的管理制度,严格的管理措施及专职人员的目标监控和科室的自查自评,促进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由被动向自动监控转轨,达到自我约束,降低医院感染率的目的,真正体现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全过程中护理管理所起的决定性作用[3]。

  3  结论

  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是一项全方位综合性管理,除了要求供应室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外,还需合理使用抗生素,慎用免疫制剂,认真做好监测工作等,只有做好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控制度,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我科由于得到领导重视,以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为目的,在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文献:

  [1]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等.医院感染管[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2,2:4860.

  [2]朱其风,吕丽,李卫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57958.

  [3]朱士桥,尹日葵.医院感染工作手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