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药物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关键词】 抗生素类;微生物敏感试验;哌啦西林;舒巴坦;他唑巴坦
哌啦西林/舒巴坦(商品名特灭)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更为显著,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抗感染的。由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哌啦西林/他唑巴坦,目前尚未进入国内市场。舒巴坦和他唑巴坦都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本文运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检测哌啦西林钠/舒巴坦钠和哌啦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药物敏感性,并且运用肉汤稀释法检测敏感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旨在评价两种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350株。菌种鉴定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20E、API20NE的微生物鉴定条和鉴定软件。标本为痰液、尿液、血液、脓液、胸腹腔积液等。
1.2 药物敏感试验 Kirby-Bauer法抗生素纸片哌啦西林/舒巴坦、哌啦西林/他唑巴坦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MH琼脂购自英国的OXOID公司。哌啦西林/舒巴坦的判断标准参照NCCLS 2001年规定的哌啦西林/他唑巴坦的标准判读。标准质控菌种为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MIC检测按NCCLS 2001年推荐的肉汤稀释法。哌啦西林钠、舒巴坦钠、他唑巴坦钠购自湘北威尔曼制药有限公司。
1.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测 采用NCCLS 2001年推荐的确诊试验 在MH琼脂上贴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4种纸片(北京天坛公司),35 ℃培养过夜。根据复合纸片与相应的单药纸片的抑菌圈直径相差≥5 mm,判定为产ESBLs株,<5 mm为非产ESBLs株。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酶的菌株分别占8.9%(8/90)、9.8%(6/6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350株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见表1。哌啦西林钠/舒巴坦钠和哌啦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两种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82.3%和84.3%,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MIC检测显示二者浓度之间无明显不同,说明两种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相似。
表1 不同菌株对哌啦西林/舒巴坦和哌啦西林/他唑巴坦药敏试验结果 略
表2 哌啦西林钠/舒巴坦钠和哌啦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药敏结果比较(略)
3 讨论
哌啦西林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通过对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的抑制而起到杀菌作用。舒巴坦和他唑巴坦都是不可逆的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运用可以保护哌啦西林免遭细菌水解酶破坏,增强哌啦西林的抗酶和杀菌作用。AmpC酶是革兰阴性杆菌中发现的一类水解头孢菌素Ⅰ型β?内酰胺酶,容易被亚胺培南、头孢西丁等药物诱导[1],并且这类细菌的临床分离株中有较高频率自发突变,可使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水解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在内的多种抗生素,从而导致临床失败[2]。目前对AmpC酶稳定的药物主要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第四代头孢(头孢吡肟)以及某些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3]。在体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与β?内酰胺抗生素联合运用试验中发现除克拉维酸外,舒巴坦和他唑巴坦未表现出因诱导而产生的拮抗作用[4],甚至发现他唑巴坦与哌啦西林联合还可抑制高产AmpC酶的耐药菌[5]。因此,对于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菌,哌啦西林/舒巴坦的MIC是2.0 mg/L,哌啦西林/他唑巴坦的MIC是0.5 mg/L,说明运用他唑巴坦的联合制剂,其抑菌和杀菌作用要强于舒巴坦的联合制剂。总之,对于常见的病原菌来说,哌啦西林钠/舒巴坦钠和哌啦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体外抗菌活性相似。但治疗产AmpC酶的病原菌,应考虑选用哌啦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
[1] 邵海枫.AmpC酶的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特刊):61.
[2] 桂炳东.β?内酰胺酶测定进展及临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特刊):64.
[3] 张磊.AmpC β?内酰胺酶:抗感染治疗面临的新挑战.[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0,21(3):116?122.
[4] 赵世巧.Ampc 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23(5):292.
[5] Kadima TA,Weiner JH.Mechanism of suppression of pipenccillin resistance in Enterobacteria by oobactam[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7,41(10):2177?2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