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馨,李文华,安梅 时间:2010-07-14

【摘要】  我院输血科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并经过2 a的应用证明在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相关差错、准确快捷的信息反馈、改进工作质量以及优化操作程序和加强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信息系统;临床输血;应用

   血液安全和安全用血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提高临床输血管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相关差错、准确快捷的信息反馈,以及优化操作程序和加强质量控制等环节是安全输血的关键。笔者研究了血库工作特点,部分[1~3],研发了输血科机信息管理系统,对输血科质量管理信息化进行了探索,现介绍如下。

  1  系统环境系统设计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软件环境:统计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后台数据库采用Oracle8i版,高效、稳定。硬件方案:硬件使用双机联网,用集线器连接,并连接HIS。每机配备打印机、条码扫描仪。服务器放在信息中心,血库终端分别放在配血室、发血室。符合质控规范的要求。软件环境: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后台数据库采用Oracle8i企业版,高效、稳定;客户端用Power Builder9.0编写,界面友好,开发速度快。操作系统采用WIN2000 Server/professional。

  2  应用特点

  2.1  安全输血必须强化各环节质量管理 

  以往血库各项工作大多为手工操作、大量数据采用手工记录,在血液入库、配血、患者输血医疗文书管理、血液出库等环节操作失误很难避免,容易出现医疗差错。依据相关规定“输血相关资料需保存10年”[4],多年来输血记录保存不完整,查找非常不便,效率低下。

  2.2  基本功能

  2.3  输血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规范的作业流程 

  能使输血科与住院处和临床科室等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有效协同工作。包括备血出入库、患者档案管理、用血申请、配血发血、收费记帐、查询统计和系统维护等几个模块。

  2.3.1  备血出入库管理 

  输血科接受血液中心血液,将血液中心提供的条码格式的数据引入系统,使用手持扫描枪。同一品种可选择批量入库。如果没有使用条形码识别功能,可以支持操作人员手工录入。

  2.3.2  患者档案管理 

  输血科接受临床科室“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本院住院患者录入住院号直接从医院HIS系统读取患者信息,急诊科患者以及外院患者需要建档录入患者信息,方便管理。

  2.3.3  用血申请 

  接受临床科室“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根据住院号或从“患者档案” 调取患者信息,当本系统有该患者的输血记录时,会在窗口下方提示输血情况。

  2.3.4  配血发血

  根据“临床输血申请单”信息选择血液成分,扫描血样条码,进行配血试验相合后保存。发血通过扫描血袋条码确认。记费自动随操作完成。

  2.3.5  查询统计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于工作检查和上报区血液管理办公室。

  3  讨论与体会

  3.1  报告 

  人为差错占输血相关差错的50%,这些差错可能发生在实验室自身的血液标本处理过程、贴标签过程和血型鉴定、血液筛查或合血过程中[5]。2年来,我们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在标本采集、核对、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时,采用条码扫描技术,其环节简单、准确,尤其是在配合临床抢救、手术紧急用血过程中,要求速度快、时间紧,争分夺秒地完成上述工作。

  3.2  自动选血、自动计费和血制品失效预警 

  系统可根据配血原则自动选择合适血制品,血制品扫描发放后自动记录费用。当血制品超过失效日期后,配发血时不会显示该血制品,并在系统启动时列表提示,提醒工作人员做相应报废处理。

  3.3  输血记录单签名机打与手写并存 

  即避免因工作人员签字潦草无法辨认,又保证签名合法有效,同时,可以看出机中操作发血的人员与实际发血的人员是否一致。

  3.4  对试剂进行管理 

  将试剂信息输入到本系统中,当试剂过期失效时,系统自动禁止配血处理,知道作废过期试剂,输入新的有效试剂后,方可继续业务操作。

  3.5  安全措施 

  系统存有个人保密资料,系统设置和考虑数据保密要求,设计“各级工作人员权限”,进入系统需要输入密码,每一个用户拥有唯一密码。只有一种情况不受此限制,即系统管理员进入,其详细帐号、密码保存在安全地方,紧急情况下才启动。数据备份保存与HIS系统服务器并有恢复程序。众所周知,由于输血风险管理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巨大,一旦发生输血纠纷很难为司法举证提供可靠依据。我们研发该系统时充分考虑并设计“血制品跟踪报告”功能,可以从患者住院号、姓名、血型多途径查询到该患者在本院输血全过程,同时提示血液来源、受、供者血型复检及配血、不良反应记录,输血前9项检测及各项检测质控原始资料,也可以从血液条码查询每一袋血制品的去向,为司法举证提供详细证据。

【文献】
    [1]张青,胡丽华,刘峰.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输血科的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3):231?232.

  [2]赵国华,赵维奇.临床安全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建[J].医学检验杂志,2004,5(4)361?362.

  [3]张洪涛,郝军,吴明,等.“军卫1号工程”输血管理分系统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1):68?69.

  [4]R.R.Sharma S,Kumar S.K,Agnihotri与输血相关的可预防差错的来源[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2,25(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