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影像及诊断价值
作者:张荣华,王述秀,王毅,高春梅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影像及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有围产期窒息史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可显示病变的范围、密度和并发症。病灶区CT值与正常部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结论:CT是确诊HIE最有效的方法,对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各种围产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的新生儿常见疾病,是日后脑瘫、智力低下、活动障碍、癫痫的主要原因,也是新生儿死亡及神经系统损伤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本院1999年至2006年68例HIE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病例中,男46例、女22例。胎龄34周~42周,新生儿APGAR评分≤3分8例,≤6分43例,≤8分11例,评分不详6例。
1.2 临床资料
有明确的围产期窒息史,主要表现有过度兴奋、激惹、反应低下、嗜睡、昏睡、惊厥等。体征主要有肌张力减低,肌肉松弛、原始反射消失,根据杨锡强、易著文主编的第三版《儿》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本组患儿经两名主治医师认可分组,68例中临床轻度16例、 临床中度41例、临床重度11例。
1.3 检查方法
使用西门子HIQ?S全身CT,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30 kV,管电流85 mA,时间2.7 s,距阵1024×1024,窗宽85~88,窗位30~33,层厚8 mm,层距8 mm,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连续快速扫描,初次扫描时间3 h~12 d(平均6 d),部分躁动患儿给予镇静剂。
2 结果
2.1 CT影像表现
脑实质散在的低密度影,以额、顶、枕叶边缘及脑室周围多见。CT值7 Hu~18 Hu,累及颞叶占17.6%;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脑池、脑裂及脑表面高密度影及沿小脑幕边缘呈“M”或“八”字型的高密度影,本组36例占52.9%。脑实质内出血,主要表现在脑实质内点状高密度灶,值60 Hu~80 Hu,本组6例占0.8%。硬膜下血肿,显示为局限性的弧形致密影,本组5例,占7.3%。脑室内出血,本组2例,占2.9%;颅骨骨折或颅缝分离,本组3例占4.4%;脑室系统缩小,本组12例,占17.6%。
2.2 CT诊断标准与分度
根据李松年主编《全身CT诊断学》标准,轻度:脑实质低密度分布于1个~2个脑叶,少数合并脑内出血;中度:低密度区范围超过两个脑叶,灰白质界限消失,约1/3合并颅内出血;重度:脑实质内弥漫性低密度改变,灰白质界限消失,形成“双圈征”,脑室受压,脑沟消失,80%有颅内出血。本组病例中初次检查未见异常2例(2.9%),轻度改变14例(20.5%),中度改变40例(58.8%),重度改变12例(17.6%),与临床分组差异无显著性。
2.3 CT追踪复查的影像表现
2例初次检查未见异常,3 d后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经痊愈后出院,66例治疗后6个月~18个月复查45例正常(其中轻度14例,中度26例,重度5例),有18例显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其中6例合并脑软化和脑积水,剩余3例死亡。
3 讨论
3.1 CT影像的病基础
HIE的主要病因是窒息缺氧,引起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脑积水、脑缺血和脑软化,可合并脑出血,晚期为脑萎缩。CT可准确反映HIE的各种病理改变,脑水肿主要表现在两侧大脑半球片状或广泛性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限模糊或消失,脑缺血和脑软化在早产儿和足月儿分布有所差别,前者常见于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呈低密度灶,可多发,后者常见于皮质下区,表现为受累区域局部脑沟增宽,相对应处脑室增大且轮廓不整等脑萎缩改变,脑出血常见于蛛网膜下腔、侧脑室内及脑实质内CT表现为相应部位的高密度。
3.2 影响CT诊断的相关因素
CT检查时间,根据HIE的病理基础,通常出生后1 d~3 d脑水肿为主,根据本组观察轻度于出生后3 d~10 d检查为宜,中重度出生后1 d~2 d检查为宜,避免检查时间过早引起假阴性;CT值,要对灰质白质基底节区多点测量,并注意其变化,根据全国新生儿行为神经科研协作组测量结果确定白质低密度CT界限值为18 Hu;设备技术因素,新生儿颅脑CT尽量使用低辐射(低MA)、短时间。调整好窗宽、窗位,避免调节不当造成假阳性。
3.3 CT对HIE预后评估
根据对本组68例病例观察提示:CT分度越轻,预后越好;分度越重,预后越差;灰白质CT值越低,背侧丘脑CT值越高(特别是>32 Hu)表明病情越重,预后较差,本组结果与报道相一致。总之,CT检查方便、、可靠,不仅能观察新生儿HIE脑部病变范围、密度,反映脑损伤的程度,同时能发现颅内出血等并发症,而且根据CT影像、CT值测量,判断病情程度及预后,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所以CT检查是HIE的首选检查方法。
【文献】
[1]扬锡强,易著文.儿[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124.
[2]李松年.全身CT诊断学[M].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66?1167.
[3]路利军.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分度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2,10:739.
[4]韩玉昆,虞仁杰,人定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1991,28(1):3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