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3年至2006年抗生素采购使用情况分析
【摘要】 目的:以单品种使用频度(DDDs)和药品采购金额比例作为评价的指标,分析我院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利用机管理系统HIS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药物利用研究,提取2003年至2004年我院药品入库数据作为原始资料,分析各年度抗生素采购金额占全部药品金额的比例、各类抗生素消耗金额比例以及单品种采购金额排名及药品使用频度情况。结果:2003年至2006年我院抗生素采购金额占全部药品费用的比例为25.27%~20.57%,平均为23.76%。采购金额占前两位的抗生素亚类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DDDs排序阿莫西林和罗红霉素4年来一直高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与金额排序不尽相同。结论: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 抗生素;处方;药物使用;分析
常用药品中抗生素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数据分析,有助于把握药品供需的趋势,为进一步加强抗生素的宏观管理,同时为保障抗生素在临床上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提供数据,我们对2003年至2006年我院抗感染药的采购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利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HIS,提取2003年至2004年我院药品入库数据,作为本次调查对象。统计内容包括抗生素名称、规格、给药途径、采购数量、采购金额等。
1.2 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法,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本文中药物的DDD值,参照WHO 1992年出版的ATC分类索引,并结合《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和《新编药物学》第16版,采用其主要适应证的剂量,少数药物的DDD值系参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确定[1,2]。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
2 调查结果
2.1 2003年至2006年我院抗生素采购金额占全部药品金额的比例
见表1。表1 2003年至2006年我院抗生素采购金额占全部药品金额的比例(略)
2.2 2003年至2006年我院抗生素各亚类消耗金额比例
见表2。表2 2003年至2006年我院抗生素各亚类消耗金额比例(略)
2.3 2003年至2006年我院抗生素采购金额排名及药品使用频度排序
见表3。表3 2003年至2006年我院抗生素采购金额及使用频度排序表药品名称(略)
3 讨论
3.1 采购金额排序数据分析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院抗生素采购金额占全部药品费用的比例为25.27%~20.57%,平均为23.76%。前3年抗生素采购金额所占比例略呈下降趋势, 2006年下降较多,仅为20.57%,远远低于40.4%平均水平[3]。我院抗生素所占比例在4年中出现的大幅下降趋势,分析原因有三:一是随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抗生素使用监管力度的加大,医院加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杜绝了药品购入和使用过程中的漏洞,使我院的抗生素滥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这是导致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二是抗生素作为药品中使用最广泛的类别,每年都有很多新品种上市,竞争激烈,加之药品市场销售过程中的某些不正当手段的运用,导致了临床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加重。随着国家加强治理药品回扣措施的影响,比例明显下降。三是我院的药品采购计划是由医院HIS系统根据各药房药品销售量自动产生的,药品的采购入库更合理、更,也是导致比例下降的因素之一。
3.2 各类抗生素采购金额排序
从各类抗生素采购金额排序表中看出,2003年至2006年占前两位的均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两类抗生素所占比例和为70.42%~78.08%。头孢菌素类金额比例始终居第一位,平均为56.62%,这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品种较快、价格相对昂贵有关。喹诺酮类系化学合成或半合成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不良反应小等特点,4年来采购量一直占据第二位。青霉素类出现排名3~4、4~3的起伏,是近年来因为青霉素等品种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加之价格便宜,采购金额随之下降。但随着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新型制剂的引入,排位回升。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在表中排序有起伏,但是采购金额所占比例变化并不太大。硝咪唑类药品从2004年的0.03%上升至2006年的7.13%,分析原因有可能是奥硝唑氯化钠、甲硝唑磷酸二钠等新品种的引入,因疗效确切、价格相对较高,导致排序上升。当然,也不排除药品滥用问题,需要引起警惕。其他各类因为品种单一,4年来排序变化不大。
3.3 单品种使用频度变化分析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单从药品采购金额上,并不能十分恰当地反映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从使用频度序列表中可以看出,阿莫西林和罗红霉素4年来一直高居第一位和第二位,占居绝对优势,这与采购金额排序有明显差别。头孢哌酮舒巴坦2005年、2006年上升至金额排序第一位,使用频度排序居第3位、第4位,除了抗菌效果较好外,不排除滥用的可能。氨苄西林舒巴坦头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情况类似。在前10位排序中,口服类抗生素在使用频度序中,2003年至2006年分别为5~7、4~3,比例呈下降趋势,说明我院的抗生素注射剂比例呈增长趋势。喹诺酮类中左氧氟沙星的金额比例始终占第二位左右,相对稳定。从以上资料分析,我院抗生素的使用基本合理,基本与国内抗感染药的发展与使用趋势一致。但部分药品可能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进一步重视。
【】
[1]药典临床用药须知[S].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05:459?598
[2]汤光,沈素,李任.抗微生物药物.见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128.
[3]杨丽,刘东麟,严宝霞.1995年至1997年度北京地区主要抗感染药物使用调查研究[J].中国新药,1999,8(4):282?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