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高泽芬 时间:2010-07-14

【摘要】  分析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及时进行康复指导,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脊柱骨折截瘫 并发症 对策 护理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是一种严重创伤,给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身心造成很大的打击,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与护理好此类患者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以保护患者不受进一步的损伤,是我们护理人员的一项艰巨任务。现将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收治12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27岁~59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颈椎骨折4例,胸椎骨折2例,腰椎骨折6例,均合并脊髓损伤,发生1例II度褥疮,1例泌尿系统感染,经积极采取对应护理,都在短期内痊愈。

  2  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2.1  截瘫患者很容易发生褥疮 

  因为截瘫部位无感觉,体位又不能随意翻动,皮肤及皮下组织很容易受压,床单潮湿,营养不良,皮肤弹性差,对压力损伤的耐受性差,均可导致褥疮的发生。

  2.2  截瘫患者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与结石 

  截瘫患者因伤及神经导致排尿机能的暂时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尿失禁或排尿不净或尿潴留等,对症处理措施是插导尿管,插导尿管容易引起感染,引流瓶或引流管中的尿液返流入膀胱或引流不畅,膀胱中积存残余尿均能引起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2.3  大便失禁或便秘 

  与脊髓损伤后胃肠的神经机能受到损伤、长时间卧床、活动少有关,大便失禁可污染床铺,若不及时更换,易导致褥疮或局部感染。

  2.4  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截瘫患者伤后因疼痛不敢咳嗽、深呼吸,平卧位也不利于呼吸,因此肺及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发生肺炎。特别是颈椎骨折患者,肋间肌与腹肌均麻痹,只剩下膈肌作用,因此,肺的膨胀不全,更容易发生肺炎。

  2.5  发生截瘫的原因 

  肢体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硬与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失去大脑皮质细胞的控制导致损伤平面以下各肌肉出现痉挛,如马尾神经受到损伤,受其支配的肌肉呈现瘫痪。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截瘫患者思想上承受较大的痛苦,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悲观消极等不良心理反应,我们及时做好患者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并以热情和蔼、关心、同情心倾听等工作态度、娴熟的护理技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可获得的治疗效果。可有意识的组织交流同类患者治疗较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细心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常情绪,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患者出现自伤、自杀。

  3.2  合适的卧位与正确的翻身法 

  截瘫患者早期给予正确地翻身法,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腰椎骨折患者翻身至少需要2人,颈椎骨折至少需要3人。在受伤4周以后进入截瘫晚期,骨折局部已趋稳定,只需1名护士帮助侧卧患者即可翻身。平卧时两腿可平行放置,屈髋、屈膝。上面的腿下垫枕,两足用皮垫或砂袋顶住,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下面的腿足踝部要垫棉圈或海绵垫。下肢痉挛的患者采取这样的睡卧姿势时,两腿应分开。侧卧位时上面的腿屈髋、屈膝,腿下垫枕,下面的腿伸髋、伸膝,两脚都顶着砂袋,背部须用枕抵住。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的患者多行颅骨牵引,因此翻身时要保护好头部,颅骨牵引器不要滑脱,保持头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平卧或侧卧位都要使头略偏向后伸,保持颈椎与躯干成一水平一条直线。

  3.3  预防褥疮的发生 

  定时更换体位,禁止在床上拖拉患者,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松软、无皱褶,对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将骨突受压部垫气圈、棉团,以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4  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患者受伤早期,一般是伤后2周内,要给患者插留置导尿管,保持尿管持续开放,使膀胱内不积存尿液,减少受损伤的机会,经过2周~3周后将导尿管定时开放有助于建立反射性膀胱排尿;在插导尿管时,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尿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鼓励或帮助患者大量饮水,预防泌尿系结石。

  3.5  消化功能紊乱的处理 

  脊髓损伤后,躯体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在伤后或术后可出现肠麻痹,表现为呕吐、胃扩张、数日不排便、腹胀、膈肌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等;应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及肌肉注射新斯的明等。受伤后患者常可因使用激素或体内应激反应而并发应激性溃疡,出现呕血、黑便等。我们严密观察病情,给予及时地与护理。

  3.6  肺炎的预防和护理 

  患者受伤初期如疼痛时可给适当的止痛剂以减轻疼痛,鼓励患者有效地咳嗽、排痰,方法是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的2/3时用力咳嗽,反复进行,使痰液由肺泡周围进入气道咳出;多翻身更换体位,每次翻身时,叩打胸背部,有助于排痰,也可利用吹水瓶方法增进肺泡功能。

    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患者的排痰问题更是重要,这类患者很容易发生肺炎并发症,甚至由于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出而发生窒息,早期做气管切开,是减少肺炎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以后能否把痰很好地引流出来,与护理工作质量很有关系。在护理气管切开患者必须强调无菌操作,可做雾化吸入帮助排痰。将药液从气管切开插管内滴入时应顺着管壁慢慢滴入,以免引起呛咳。

  3.7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指导双下肢主动和被动活动定时加压促进血液循环,勤翻身,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 林,经常抬高双下肢以利于静脉回流,辅以手法按摩,尽可能地早期离床活动。

  3.8  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与关节僵硬 

  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帮助进行功能锻炼,使瘫痪的肌肉、关节,软组织不萎缩,关节不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对于没有瘫痪的肌肉,尤其是上肢和背部的肌肉,要认真积极地锻炼,为将来扶拐下地打基础、做准备。要细致耐心地向患者讲清楚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合作。

  4 

    截瘫患者由于长时间被动体位卧床,身体机能差,容易引起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由于我们进行了预见性的对策护理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的健康指导,患者在住院期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

  [2]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