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重症胰腺炎合并韦尼可脑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程燕玲,董强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韦尼可脑病;护理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胰腺炎患者,病程早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被认为是胰性脑病。在病程后期,甚至恢复期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称为韦尼可脑病。现将我科2006年收治的2例重症胰腺炎合并韦尼可脑病病历进行分析,旨在引起临床重视,悉心观察,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积极改善预后。

  1  病历介绍

    例1,男,75岁。主诉因饮食不当后出现腹胀、腹痛1 d。查血常规WBC:13.3×109/L,N:0.92,血淀粉酶1 505 U/L,尿淀粉酶2 917 U/L,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以“急性胰腺炎”于2006年6月7日入院。次日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胰包膜切开引流术。术后第4天虚恭,复查血、尿淀粉酶正常。术后1周停胃肠减压及抑酶治疗。术后2周开始精神差,其后主诉进流食后时感恶心。术后23 d复查电解质低钠(121 mmol/L)、低氯(90 mmol/L),给予纠正电解质等处理。术后33 d,患者突然出现尿失禁、神志淡漠,呼之能应。复查血、尿淀粉酶均正常。次日呈昏迷状态,SpO2下降,遂行气管切开,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保护脑细胞,营养支持等治疗,最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例2,女,66岁。主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疼痛向肩背部放射。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3 d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查血常规WBC:7.3×109/L,N:0.89,尿淀粉酶2 276 U/L,血淀粉酶1 599 U/L。以“急性胰腺炎”于2006年6月15日收入院。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炎、抑酶等处理。10日后病情逐渐控制,血、尿淀粉酶检查均正常。3周后主诉纳差,时感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复查CT胰腺清晰可见,血、尿淀粉酶正常。5周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神志淡漠。查电解质提示低钠(129.8 mmol/L)、低氯(96 mmol/L)。8月1日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双侧瞳孔1.5 mm,腱反射减弱,四肢软瘫,转入ICU抢救,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2  分析

    2例病例有以下特点:2例均有胰腺炎发作病史,病程中,都出现恶心、呕吐,逐渐出现神志淡漠,直至昏迷;中枢神经系统检查,均无病理反射,表现为“软瘫”,头颅CT未提示有明显异常;2例胰腺炎均已控制,复查血、尿淀粉酶均正常。腹部无压痛,肠鸣音也都基本正常;均伴有不同程度低钠、低氯等电解质紊乱;预后差,2例最后均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3  观察及护理

  3.1  症状出现时间 

  韦尼可脑病一般在重症胰腺炎禁食、补液2周后甚至恢复期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改变,本文2例均为胰腺炎已得到控制,处于恢复期而出现病情变化的。

  3.2  韦尼可脑病临床特征 

  为眼运动异常、意识混乱和共济失调三联征。一般情况下,典型的三联征不会同时出现。有报道[1]认为患者可无典型的三联征,但可有其他一系列主诉。眼的体征是韦尼可脑病的标志。因此,对胰腺炎恢复期限制饮食行肠外营养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和体征,以便及早发现韦尼可脑病。

  3.3  严密观察有无神经、精神症状 

  如出现眼球水平震颤、眼球活动受限、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下降、恶心、呕吐,意识混乱,应及时报告。反应迟钝和紧张可能是意识混乱状态的最早标志,也可能是韦尼可脑病的惟一临床特点。

  3.4  早期发现并及时预防 

  早期发现并及时补充大量维生素B1,可以大大减少韦尼可脑病的发生,减少其病死率。通过对韦尼可脑病的观察,结合其出现的时间,恢复期预防性补充维生素B1,并注意观察用药后上述症状是否改变。继这2例之后,我们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防性应用维生素B1 50 mg肌肉注射3次/d,减少了此类并发症发生。

  3.5  注意安全护理 

  对躁动者、共济失调者谨防摔倒;对恶心呕吐、意识不清者防止误吸而发生吸入性肺炎。

  4  讨论

    重症胰腺炎恢复期出现的韦尼可脑病,其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中枢神经系统检查也无明显异常。但它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研究认为重症胰腺炎期间长期禁食,维生素B1摄入减少以及静脉输入葡萄糖是其发病诱因。作为临床护理人员,认识韦尼可脑病的发生机制,高度重视,细心观察,早期发现,及时补充维生素B1,将对治疗及护理好此类患者,降低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
    [1]陈隆典,刘振鹏.急性胰腺炎与韦尼可脑病[J].医师进修杂志,2004,9(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