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艾丽 朱润庆 陈玲玲 胡剑峰 程新耀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 (BNP) 水平变化及其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不同病因造成的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采用ELISA法于入院时、后进行血浆BNP水平检测,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2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结果: 各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 0.01);I~IV级患者血浆BNP水平逐步增加(P < 0.01);LVEDD ≤ 55mm 的血浆BNP显著低于LVEDD > 55mm 者 (P< 0.01);LVEF ≤ 40%的血浆BNP显著高于LVEF > 40%者 (P< 0.01)。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不同病因所致同级心衰BNP水平中,冠心病组最高,心率失常组最低。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是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快速诊断、治疗及心衰严重程度的迅速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心力衰竭 心功能
近年研究表明,BNP作为心脏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可特异性的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及室壁张力增加的情况下自分泌[1]。血浆BNP水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快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重大价值[2]。本研究通过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测定,并结合临床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对心脏收缩功能的测定来评价其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1 研究对象
1.1 对象
正常对照组32例,经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肺、脑、肾、内分泌等疾病。其中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71.2+5.2)岁。心衰组68例,选取2005年2月~2006年12月本院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48例,女20例,平均年龄(76.5+7.5)岁。根据NYHA分级标准、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作出综合诊断。其中冠心病35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风心病4例,高血压心脏病15例,心率失常7例。心衰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 0.05)。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实验室检查后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所有患者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方法检测各组BNP水平。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均数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用相关回归分析其相关关系。
2 结果
2.1 血浆BNP与心功能分级关系以及各心功能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
按NYHAF分级,从I~IV 级,血浆BN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 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BNP水平逐渐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 = 0.567, P< 0.01)。治疗前后,B、C两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见表1。表1 NYHA分级与血浆BNP水平的关系(略)注:△ 与对照组相比,P < 0.01;#与A组相比,P< 0.01;*与B组相比,P< 0.01;**与治疗前相比,P< 0.05。
2.2 血浆BNP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关系
LVEDD ≤ 55mm 的血浆BNP显著低于LVEDD > 55mm 者(P< 0.01);LVEF ≤ 40%的血浆BNP显著大于LVEF > 40%者(P< 0.01)。LVEF减低,LVEDD增大,心功能下降的患者,血浆BNP水平增加,血浆BNP 与LVEF呈负相关(r ≥ 0.781,P< 0.01),而与LVEDD相关性较差(r = 0.564, P< 0.01),见表2。表2 血浆BNP 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关系(略)注:△ 与LVEF ≤ 40%组相比,P< 0.01;*与LVEDD > 55mm组相比,P< 0.01
2.3 不同病因所致同级心衰BNP水平
冠心病组血浆BNP水平最高,心率失常组血浆BNP水平最低,其他组血浆BNP水平居中,见表3。表3 不同病因所致同级心衰中BNP水平(略)
3 讨论
B型钠尿肽作为一种主要由心室分泌的多肽类神经激素,在血容量稳定中起重要作用,血浆中BNP水平在许多病理生理状态下均有所改变,尤以心力衰竭为甚[3],并且BNP与左室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及NYHA的心功能分级相关[4]。由于I、II级心衰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往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或有相似于心衰症状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肥胖,医生早期发现I、II 级心力衰竭很困难,寻找一种简单、快捷又有特异性的生化指标来指导临床医生对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非常重要。欧洲心脏病学会推荐使用BNP检测,结合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性核素显影等检查,能提高以NYHA标准判定心功能分级的准确性[5]。
BNP在无症状和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均升高,并且无症状的I级心衰的患者与对照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帮助临床医生早期发现无症状的心衰,提高诊断心衰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有研究表明:BNP能准确诊断左心室功能不全及心力衰竭[6]。本研究检测了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BNP水平,发现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NP水平不仅显著增加,而且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而加重,在心功能I~IV级之间,各级患者血中BNP水平都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随着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下降,即LVEF的降低,BNP水平增高;随着左室容积的增大,即LVEDD的增大,BNP也增高。显示BNP是判断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以及左室重构的客观指标,这与用超声心动图作为客观依据来判断心力衰竭相比,BNP检测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方便的优点,并且可以在基层广泛普及。
本研究对象中,包括多种病因引起心衰的患者,其中包括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风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率失常。我们对这些病因造成的同级心衰的BNP水平进行了比较,发现有冠心病造成心衰的BNP水平最高,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坏死,细胞内的BNP被大量释放。心率失常造成心衰的BNP相对要少些,这可能跟心率失常对心肌的损伤相对小有关[7]。
总之,测定血浆BNP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快速诊断、治疗及心衰严重程度的迅速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且简单易行,可在临床上推广。
【】
1 Sagenlla GA.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circulating natriuretic peptid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Clin Sci,1998,95(5):519~529.
2 Alan S,Malsel MD,Padma KY,et al.Rapid measurement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he emergency diagnosis of heart failure.N Engl J Med,2002,347(3):161~167.
3 Howie JN,Caldwell MA,Dracup K. The measurement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heart failure: precision, accuracy,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ACN Clin Issues,2003,14(4):520~531.
4 任明,柳茵,刘维军 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内皮素?1水平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 医学杂志,2006,19(16);3023~3026.
5 Dessi?Fulgheri P,Sarzani R,Rappelli A. Role of the natriuretic peptide system in lipogenesis/lipolysis.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03,13(4):244~249.
6 Seino Y,Ogawa A,Yamashita T,et al.Application of NT?proBNP and BNP measurements in cardiac care:a more discerning marker for th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heart failure.Eur J heart Failure,2004,6(3):295~300.
7 Mair J,Lercher H,Puschendorf B, et al.The impact of cardiac natriuretis pptide determination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Clin Chem Lab Med,2001,39(7):57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