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硫脒治疗肠球菌感染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比较头孢硫脒与氨苄西林肠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可疑肠球菌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初筛治疗组与初筛对照组,所有的受试者在应用抗生素前均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初筛治疗组应用头孢硫脒100mg/(kg·d),分二次静脉滴注,初筛对照组应用氨苄西林100mg/(kg·d),分二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0d。根据病例入选标准及剔除标准,肠球菌培养阳性者为研究病例,分组不变,两组患儿均继续应用原抗感染方案,记录两组患儿的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36例,有效率97.2%(35/36),细菌清除率94.4%(34/36),对照组30例,有效率80.0%(24/30),细菌清除率73.3%(22/30),两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头孢硫脒 肠球菌 氨苄西林 疗效
肠球菌是人体肠道及粘膜部位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其致病性不强,但由于它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临床疗效不满意。头孢硫脒是头孢类抗生素中唯一对肠球菌敏感的抗生素,观察比较其对肠球菌感染的疗效,诣在为临床肠球菌感染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可疑肠球菌感染的病例,随机分为初筛治疗组与初筛对照组,所患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尿路刺激征,下呼吸道感染者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所有患儿血常规检查均有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偏高。所有受试者在应用抗生素前均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
1.2 给药方法
初筛治疗组给予头孢硫脒(商品名:仙力素,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生产)10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初筛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10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0d。
1.3 病例选择
(1)入选标准初筛治疗组与初筛对照组中细菌培养肠球菌生长者。 (2)剔除标准 ①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者;②细菌培养非肠球菌生长者;③试验期间加用或擅用其他抗菌药者。
1.4 入选后组间比较及治疗
初筛治疗组中入选者称为治疗组,初筛对照组中入选者称为对照组,两组患儿间年龄、性别、病种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选后两组患儿均继续原抗感染方案治疗。
1.5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和/或尿常规的变化,同时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细菌培养、肝肾功能、影像学检查结果,并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1.6 疗效评价
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Ⅳ级。
痊愈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4项均恢复;
显效 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
进步 用药后病情有好转,但不够明显;
无效 用药72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加重者。
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数字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组36例,其中痊愈34例,显效1例,进步1例,有效率97.2%(35/36);对照组30例,其中痊愈22例,显效2例,进步2例,无效4例,有效率80.0%(24/3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细菌清除情况
治疗组培养出肠球菌36株,清除34株,未清除2株,细菌清除率94.4%(34/36);对照组培养出肠球菌30株,清除22株,未清除8株,细菌清除率73.3%(22/30),两组细菌清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受试者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肠球菌是人体肠道及粘膜部位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其致病性不强,但由于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不断上升,尤其是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出现,使肠球菌所致临床感染的治疗面临更大的困难[1]。头孢硫脒是半合成的第一代头孢菌素,该药血药浓度高,体内分部广[2],主要作用于细菌的中隔细胞壁,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部分阴性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尤其对金葡菌、肠球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3]。本品在目前临床应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对肠球菌作用最强,改变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肠球菌不敏感的传统观点[4]。本试验结果显示,头孢硫脒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有效率为97.2%,细菌清除率为94.4%,而氨苄西林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有效率为80.0%、细菌清除率为73.3%,两组间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肠球菌感染时头孢硫脒的疗效明显优于氨苄西林。同时提示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已出现耐药,而头孢硫脒对肠球菌敏感性很高,尚未出现明显耐药。试验中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无不良反应发生(可能与观察例数较少有关),临床安全性好,为肠球菌感染患儿,特别是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另有报道头孢硫脒与阿米卡星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5],在4种常用输液中稳定达5h以上[6],为临床治疗难治性感染提供了联合用药的理论依据,为日常治疗、临床用药提供了便利。虽然头孢硫脒对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稍差于万古霉素[7],但由于万古霉素具有耳毒性,易造成二重感染,在儿童中应用仍应慎重,所以作者认为儿科治疗难治性球菌感染、特别是肠球菌感染应首选头孢硫脒。
【文献】
[1] 王萍,周丽华. 临床感染肠球菌及多重耐药性分析[J]. 检验医学,2005,20(2):178
[2] 李淑美. 仙力素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96例观察[J]. 山东医药,2005,45(22):85
[3] 李华强,俞志海. 头孢硫脒等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抗生素杂志,2003,28(4):225
[4] 王文梅. 我国自行研制的头孢菌素——头孢硫脒[J]. 世界临床药物,2003,24(3):180
[5] 杨亚青,裴斐,魏宇宁,等. 头孢硫脒与阿米卡星对9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联合药敏研究[J]. 解放军医药学报,2005,21(1):25
[6] 施晔. 头孢硫脒在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查[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18(1):48
[7] 唐英春,张扣兴,吴本权,等. 头孢硫脒体外抗菌活性测定[J]. 中国药师,2001,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