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泰安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富利燕,王德惠,王 辉,杜瑞斌,王海英,李晋宏
【关键词】 @肾泰安颗粒/应用;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疗法;益气养阴;补益肝肾
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亦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DN一旦进展到临床蛋白尿期,则不可避免地会到终末期肾衰。若能在早期阶段给予有效的药物干预,可望逆转或延迟DN的发展。我们采用自制中成药肾泰安颗粒治疗早期DN,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05年9月-2007年4月我院门诊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根据Mogensen的分期标准[2],符合早期DN的诊断,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原因。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血糖水平的不同,分别给予口服糖适平、诺和龙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等治疗;合并其它并发症者,分别施以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泰安颗粒,其主要成分为黄芪、山茱萸、巴戟天、鳖甲、酸枣仁。每次1袋,温开水冲服,3次/d。两组患者基础治疗一致,蛋白质控制在0.8 g/kg·d,并按不同劳动强度每天所需总热量,合理安排三大营养素。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检,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相关标准制定。显效:UAER减少≥原来的50%以上,或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UAER减少≥30%但<50%,临床症状好转;无效:UAER、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达不到上述标准。
2.2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30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30例,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患者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比较(±s)组 别FPG(mmol/L)TC(mmol/L)TG(mmol/L)Scr(mmol/L)BUN(mmol/L)UAER(mmol/L)治疗组 治疗前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DN早期为消渴日久,伤阴耗气,气阴两伤,肾气不固,精微外泄,以致出现蛋白尿;或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灼肺胃之液,下灼肾阴,肾之开合固摄失度,则水谷精微经小便排出,临床上则表现为蛋白尿。针对DN的病因病机特点,笔者应用肾泰安颗粒治疗早期DN,临床疗效满意。肾泰安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黄芪、山茱萸、巴戟天、鳖甲、酸枣仁。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固表益卫,利水消肿;山茱萸补益肾气、缩尿固精;巴戟天补肾壮阳、强筋骨;鳖甲归肝、肾经,滋阴潜阳;酸枣仁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补益肝肾的功效。药研究表明,黄芪可减轻脂质在肾小球的沉积和清除过氧化物,促进肾小球基膜的修复[4],显著改善尿蛋白排泄的作用。其以养血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证实[5]。山茱萸可降低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改善肾脏微血管的损伤[6]。上述诸药配伍,切合病机,能改善糖、脂代谢,减少尿蛋白,起到防治DN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肾泰安颗粒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疗效满意,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1]刘喜明,丛秀云.糖尿病[M].北京:技术出版社,2002:55-56.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4.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7-236.
[4]陈莉芬,李荣春,曹文富,等.黄芪对慢性肾炎患者血及尿IL?6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2002,3(1):39.
[5]余 凌,李惊子,王海燕.黄芪、当归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7):396-399.
[6]刘必利,吴 冰.保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4,22(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