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病70例
【关键词】 乳腺纤维囊性病/中医药疗法;逍遥散/应用;疏肝解郁;健脾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自中医妇科门诊,所有患者均经过西医睾酮或黄体酮治疗仍然反复发作。共70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29岁。其中18-35岁45例,36-45岁20例,46岁以上5例;未婚28例,已婚42例,其中已生育30例;基础体温异常30例,黄体功能不全者22例;双侧乳房肿块45例,单侧25例;病程6-12个月40例,1-5年25例,5年以上5例。70例患者均经X线、近红外线等检查已排除其他乳腺疾病。
1.2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 本组病例均符合《中医乳房病学》[1]有关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临床分型符合《中医外》[2]的临床分型:片块型45例(占64.3%),节结型15例(占21.4%),混合型7例(占10.0%),弥漫型3例(占4.3%)。
2 治疗方法
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化痰,软坚散结,调理冲任,用自拟逍遥散治疗。处方:党参、当归、茯苓、昆布、海藻、路路通各15 g,炮穿山甲、柴胡、白芍、白术、郁金、煨姜各9 g,薄荷、黄芩各6 g。失眠加合欢皮、五味子,胸协胀痛明显加栀子、川楝子,痰多加地龙、半夏。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服。不能坚持服汤剂改为口服浓缩丸逍遥丸,每次12粒,每天2次。21 d为1个疗程,经期不必停药,但月经量多者应停服。1个月经周期服1个疗程,治疗2-3个月经周期。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3]中有关标准拟定。临床治愈:肿块及乳房疼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无复发。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乳房疼痛消失。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乳房疼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2以上,乳房疼痛无减轻。无效:肿块未缩小或增大变硬,或乳房疼痛缓解,而肿块未缩小。
3.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43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2.86%。
4 病案举例
陈某,32岁,教师,2004年1月20日初诊。诉双乳房胀痛反复1年多,经前乳房胀痛明显,经后减轻,随情绪而消长。经某穿刺确诊为乳腺增生,曾用中西药效果不佳。诊见:患者适逢经前3 d,双乳房胀痛,伴有小腹胀痛,胸闷多痰,胃纳不香,善太息,二便尚可。患者平素月经先期,量少色暗黑夹小血块。检查:双侧乳房外上象限扪及大小不等片块样包块数个,最大者约6 cm×5 cm×3 cm,最小者2 cm×1 cm×1 cm,质软,边界不清,轻度压痛。舌质淡暗苔白,脉弦细。诊断为乳腺增生,证属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冲任失调。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化痰,软坚散结,调理冲任。用自拟逍遥散治疗。处方:党参、当归、茯苓、昆布、海藻、路路通各15 g,半夏、地龙、炮穿山甲、柴胡、白芍、白术、郁金、煨姜各9 g,薄荷6 g。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服。服10剂后,月经准时,量较前多,色暗红,无血块,双乳房疼痛基本消失,包块缩小1/2。嘱再服20剂,诸症悉除。后用逍遥丸调理1个月,随访1年无复发。
5 体会
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是乳腺组织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4]。由于乳头属于肝,乳房属于胃,肾经入乳内,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上行关元,布散胸中,环绕口唇,故本病与肝、胃、脾、肾、冲任二脉最为密切。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日久则气滞血瘀;或肝气横逆,克犯脾土,脾失健运,痰湿内蕴,痰气互结;痰气瘀互结凝聚于乳络形成肿块,乳房胀痛。若冲任失调,下不能冲养胞宫,上无以滋养乳房,乳脉壅阻,气血不和而致乳癖。故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化痰,软坚散结,调理冲任。自拟逍遥散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畅其气机;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调理冲任;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培土荣木;地龙、半夏、煨姜活血温经,化痰祛湿;昆布、海藻、炮穿山甲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肝经之滞;薄荷助疏肝理脾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化痰、软坚散结、调理冲任之功效,故肿痛自消。
【】
[1]林 毅,唐汉钧.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7?109.
[2]顾伯康.中医外[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92.
[3]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6?177.
[4]李日庆.中医外科学[M].3版.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