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来迪治疗乙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叶姝香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评价新型胰岛素促分泌剂孚来迪(瑞格列奈)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乙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30例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乙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孚来迪12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FPG、2hPG、HbA1C分别平均下降2.3 mmol/L、8.4 mmol/L、1.8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均正常,CCr、Cr、Bun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孚来迪对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乙型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孚来迪 乙型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餐时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是引起乙型糖尿病和葡萄糖耐量低减的主要原因之一,餐后高血糖将增加乙型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孚来迪作为第一个国产的新型胰岛素促分泌剂,通过恢复患者胰岛素的第一分泌相,纠正餐时胰岛素的分泌不足,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同时,它的代谢物大部分通过胆道排泄,很小部分经肾脏排泄,因此首选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乙型糖尿病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糖代谢情况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乙型糖尿病患者30例,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我国糖尿病协会采纳的新标准,入选条件①糖尿病病程1年以上;②CCr的范围为30ml/min<CCr<80ml/min(CCr的测定方法:CCr(ml/min)=尿Cr浓度(μmol/L)×每分钟尿量(ml/min)÷血Cr浓度(μmol/L));③无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④血HbA1C<10 % ;⑤无肾功能变化过快;⑥既往无肝脏疾患史,肝功能在正常范围;⑦无严重的控制不良高血压;⑧无严重的心脏疾患;⑨无正在使用影响血糖的药物(如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0.1±7.6岁,糖尿病病程1~12年。

    1.2  方法  本研究包括三个时期:2周清洗期,4周剂量调整期,8周维持期。30例患者均停用其他降糖药2周,继续给糖尿病饮食和适当运动一般治疗,测 

    定患者FBS、2hPG、HbA1C、AlT、AST、CCr、Cr、Bun,作为基础清洗。随后给孚来迪(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初始剂量0.5 mg  tid ,餐前15 min服用,开始治疗后第2周患者血糖控制不满意者(即FPG≥7.8 mmol/L,和/或2hPG≥11.1 mmol/L),则增加药物剂量至1.0 mg  tid 或,1.5 mg  tid ,最后8周维持剂量不变。治疗结束后复查上述指标,并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是否出现低血糖和其他不良反应。

    1.3  统计方法  各临床参数用X±S表示,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前后糖代谢指标的变化  全部病例均完成全程治疗,治疗前后的FPG、2hPG、HbA1C的变化见表1。表1  孚来迪治疗前后的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由表1可知,治疗前后患者的FPG、2hPG、HbA1C分别平均下降2.3mmol/L、8.4mmol/L、1.8%。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见表2。表2   孚来迪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变化由表2可知,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正常,CCr、Cr、Bu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仅有1例发生轻微低血糖反应,经调整剂量后缓解。

    3  讨论

      在乙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往往存在进餐后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减小,高峰延迟,部分患者峰值显著减低,因此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引发多种糖尿病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肾功能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病变等。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减小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当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时,无论肾功能不全是由糖尿病引起,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均会减小通过肾脏进行代谢和排泄的降糖药物的使用,从而使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受到限制。患者只能选择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来控制血糖,这会给很多患者带来不便。

      新型胰岛素促分泌剂孚来迪是我国国产的第一个餐时血糖调节剂,它在结构、作用特点和促分泌机制上均不同于传统的磺脲类降糖药[1],孚来迪是甲基甲胺苯甲酸的衍生物,其降糖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胰岛β细胞膜上的ATP敏感钾通道,导致细胞膜去极化,使钙离子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向细胞内流动,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另外,它的另一特点是对胰岛素释放的胞泌作用无直接刺激作用,且不会影响胰岛β细胞中的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因此不会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竭。口服孚来迪50min后达到最大血药浓度,半衰期不到1小时,同时它主要在肝脏代谢,92%通过粪便排泄,<8%通过肾脏排泄,因此非常适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乙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

      欧洲药物评审委员会2001年认为瑞格列奈是目前唯一可以在肾功能不全的乙型糖尿病患者中安全使用的降糖药。我们的结果亦表明30例患者应用孚来迪治疗12周以后,其糖代谢指标得到理想控制,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孚来迪治疗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乙型糖尿病患者是有效的、安全的。同时由于孚来迪有较高的蛋白结合率,不会在组织中蓄积,且其促进胰岛素分泌是葡萄糖依赖性的,因此低血糖发生的机会很少。另外,由于其灵活的“进餐服用—不进餐不服用”模式,也可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顺应性。

      综上所述,对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乙型糖尿病患者,孚来迪具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给不愿或无条件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提供了不错的、可靠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 潘长金,李光伟.新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瑞格列奈在乙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15:359~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