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通液术对不孕症病因的诊断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巨文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宫腔镜

【摘要】目的:通过宫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通液术的检查,比较各项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9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通液术检查。结果:诊断宫腔内病变,B超检出率为13.2%;输卵管通液术为2.6%;宫腔镜检出率为39.5%;诊断盆腔内病变,B超检出率为39.5%;输卵管通液术的检出率为21.9%;腹腔镜检出率为86.9%。结论: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的应用优于B超及输卵管通液术,但不能取代,应相互补充应用,四项检查在诊断不孕症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   腹腔镜   B超   输卵管通液术   不孕症 
  
女性不孕症约占育龄妇女的10%~25%,我国为4%~19%[1],对不孕症的诊断目的是找出造成不孕症的可能原因。本文对此研究采用宫腔镜、腹腔镜、B超及输卵管通液术4种方法诊断不孕症,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妇产》诊断标准,选择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不孕症患者29例,包括原发和继发不孕,均排除男性不孕,年龄20~35岁,同居最短1年,最长9年。 

1.2  方法  检查时间均选择在月经干净3~5天进行,29例均进行宫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通液术检查。宫腔镜、腹腔镜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按宫、腹腔镜内科常规进行,全部患者均经宫颈注入稀释的美蓝液40ml,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输卵管通液术是指常规注入由0.9%氯化钠注射液30ml、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及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组成的混合液,如顺利注入30ml而不引起任何不适,表示输卵管通畅,反之则阻塞。 

2  结果 

2.1  宫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通液术检查结果见表1。 

表1不孕症29例检查情况(例) 

2.2  宫腔镜诊断宫腔疾病与B超、输卵管通液术对照 

2.2.1  B超与宫腔镜对照  29例中,B超提示宫腔异常5例,检出率20.6%;宫腔镜证实19例,检出率65.5%。 

2.2.2  输卵管通液术与宫腔镜对照  29例中,输卵管通液术提示宫腔异常2例,检出率6.9%;宫腔镜证实有19例,检出率65.5%。 

2.3  腹腔镜诊断盆腔疾病与B超、输卵管通液术对照 

2.3.1  B超与腹腔镜对照  29例中,B超提示盆腔异常15例,检出率52.1%;腹腔镜证实异常27例,检出率93.1%。 

2.3.2  输卵管通液术与腹腔镜对照  29例中,输卵管通液术提示盆腔异常者7例,检出率24.1%,腹腔镜证实有27例异常,检出率93.1%。 

3  讨论 

不孕症通常指在不避孕的情况下,经过一年的性生活不能怀孕。认真检查造成不孕症的因素,通常可以在70~85%的夫妇中查找到一种可能的病因,可以提示有关预后的确切信息,引导选择相应的。随着纤维光学、冷光技术和有效膨宫介质的,宫腔镜、腹腔镜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宫腔镜可直观、准确无误地检视宫内膜病变,宫腔形状、输卵管开口情况,定点取材。腹腔镜可直视盆腹腔内病变,镜下诊断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PCOS、输卵管阻塞等多种其它传统方法无法检出的疾病,减少误诊,漏诊,明显地提高诊断率,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已成为不孕症的重要诊断技术。 
从本文可以看出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的应用中优于B超及输卵管通液术。29例中,B超提示宫腔异常有5例(检出率20.6%),输卵管通液术提示宫腔异常2例(检出率6.9%),而宫腔镜证实宫腔异常有19例(检出率65.5%);29例中B超提示盆腔异常者有15例(检出率52.1%),输卵管通液术提示盆腔异常者7例(检出率24.1%),腹腔镜证实盆腔异常者27例(检出率93.1%)。综上分析,腹腔镜可以在直视下检出微小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盆腔粘连等病灶,并可以在镜下分离粘连、镜下输卵管通美蓝液,必要时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准确地对盆腔疾病进行诊断,准确率可达99%,是当前需要掌握的重要诊断技术之一[3]。宫腔镜可以在镜下观察到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内膜炎、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形态异常等病变,而这些病变B超和输卵管通液术无法检出的,可使经其它传统方法检出子宫病变率从30%提高到70%。但宫腔镜检查有其局限性,只能窥视输卵管开口,不能了解输卵管的通畅情况,所以不能完全代替输卵管通液术,两者相辅相成更趋完善;B超虽然能显示某些宫内外病变并初步定位,但对盆腔子宫膜内异位病灶、盆腔粘连、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内膜炎、子宫下粘膜肌瘤突入宫腔的程度等诊断远不如腹腔镜、宫腔镜,故三者存在极好的互补作用。因此B超、输卵管通液术仍不失为不孕症的常规检查项目,尤其在基层,而腹腔镜、宫腔镜也必将成为不孕症的重要检查项目。 

 

[1]  乐 杰. 妇产[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2,381. 

[2]  孙翠翔. 对产科学分册[M]. 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364. 

[3]  夏恩兰. 宫腔镜与腹腔镜检查[M].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