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Pilon骨折的治疗
【摘要】 为探讨Pilon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03年10月—2006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2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3年,平均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29周,平均12.7周;优12例(52.2%),良7例(30.4%),可2例(8.7%),差2例(8.7%);优良率为82.6%。认为Pilon骨折可综合多种治疗方法,减少局部并发症以获取较好的踝关节功能。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
Pilon骨折是指涉及负重关节面的胫骨远端1/3骨折,又称为胫骨穹隆部骨折,常合并腓骨骨折,约占所有下肢骨折1%,胫骨骨折3%~10%[1],是由垂直暴力经距骨传递至胫骨远端所致。由于胫骨Pilon骨折为胫骨干骺端的粉碎性骨折,常伴有胫骨负重面的不同程度的碎裂及关节面软骨、软组织的严重损伤,所以临床上处理困难,并发症多。我院自2003年10月—2006年6月共收治Pilon骨折23例,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20~70岁,平均3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12例,其它1例;右侧13例,左侧10例;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4例。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1]: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1例,伴有腓骨骨折20例,受伤至行切开复位骨固定的时间为3~13d,平均8d。
1.2 骨折分型
根据Ruedi-Allgower[2]骨折分型法将所有骨折分为三型:Ⅰ型为累及关节面无移位的裂缝骨折,0例;Ⅱ型累及关节面并有移位,但无粉碎的骨折,共8例;Ⅲ型累及干骺端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共15例。对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为未出现张力性水泡的闭合性骨折,共8例,重度为开放性骨折和出现张力性水泡的闭合性骨折,共5例,其中伴有腓骨骨折20例。
1.3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行患肢踝关节前后位、侧位、踝穴位和斜位片,了解骨折移位情况,对波及关节面的骨折,必要时行CT检查,制定手术方案,对2例开放性骨折Ⅰ型急诊清创,复位内固定,早期应用抗生素,3例行清创缝合后跟骨牵引7~10d,并给予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等药物促进肿胀消退,待肿胀消退后行内固定。手术按Ruedi和Allgower[3]提出胫骨Pilon骨折的推荐治疗方案:①胫骨的解剖复位内固定;②胫骨关节的解剖复位;③胫骨干骺端植骨以维持关节面的平整,本组采用自体骨植骨13例,异体骨植骨5例,余5例未塌陷、未植骨;④胫骨支持钢板内固定,本组应用内侧三叶草型钢板13例,前外侧钢板6例,前内侧钢板4例,同时辅以克氏针及拉力螺钉或空心钉固定。术中要注意保护软组织,操作精细,尽量减少骨折块表面软组织的剥离,避免手术器械对软组织的挫伤。术后给予石膏制动及指导功能训练,遵循早期活动,晚期负重原则。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3年,平均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29周,平均12.7周。参照1994年 AOFAS提出的踝与后足的主观评分标准[2],从疼痛、功能、步行距离、步态、踝关节活动度以及软组织肿胀等方面进行功能评分:优12例,良7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2.6%,其中Ⅰ、Ⅱ型骨折中优7例,良1例,优良率100%,Ⅲ型骨折中优5例,良6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73.3%。2例术后 18个月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其中有1例出现深部感染(为开放性骨折),通过加强换药、理疗等处理痊愈。
3 讨论
3.1 骨折的特点
Pilon骨折属高能量的损伤,常伴有关节面的粉碎、分离、干骺端的粉碎骨折,腓骨骨折或踝关节脱位等,并有软组织的严重损伤,所以在处理上要求高,较为困难,骨折及软组织的损伤程度,手术时机的掌握,骨折复位固定方式均直接影响预后,不恰当的治疗方法及术后功能锻炼不良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4]。
3.2 术前准备
患者受伤后,早期冰袋冷敷,并行跟骨牵引,使骨折间接复位,运用脱水药物,减轻组织肿胀,防止组织挛缩。由于胫骨远端的软组织很薄,皮下组织又比较致密,即使是一些就诊比较及时的患者,入院时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肿胀也已经十分严重,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水肿的软组织上进行手术及软组织剥离,将进一步加重软组织损伤和水肿,加上内固定物的置入,往往使切口闭合更加困难,如果在张力下勉强缝合切口,极易造成切口下皮肤坏死及钢板外露。对于开放性骨折,先行清创缝合,二期内固定,这样会大大减少伤口感染机会。而皮肤坏死和伤口感染的Pilon骨折发生深部感染的危险性将增加6倍,而深部感染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另外必须准备好充分的影象学资料,这样有助于精确测定关节和骨折片的旋转移位。本组中5例重度软组织损伤的患者,有2例为开放性骨折,均行清创缝合,二期行内固定,有1例发生深部感染。
3.3 手术方法的选择
在治疗伴有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中腓骨的固定十分重要[5],腓骨固定不仅可以恢复肢体的解剖学长度,还可以减轻骨折移位对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有利于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的消退。待腓骨固定后,直视下行胫骨关节面解剖复位,重点复位内踝,前外侧骨折块,后唇骨折块,然后选择解剖板,一般选择三叶草钢板,其符合胫骨下端的解剖结构,可紧贴骨面,固定方便,且钢板较薄,对表面软组织的张力小,远端有多孔,使于螺钉固定,并能提高固定强度[6]。本组应用内侧三叶草型钢板13例,前外侧钢板6例,前内侧钢板4例,同时辅以克氏针及拉力螺钉或空心钉固定。如果干骺端有骨缺损,一定要进行植骨,增加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出现内翻畸形。
3.4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早期并发症通常与软组织损伤有关,若软组织损伤重,则感染的可能性大,甚至发生骨髓炎,影响骨折愈合,因此软组织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伤口能否关闭,遗留创面可于二期以肌瓣或游离皮瓣覆盖,而晚期并发症常见于骨髓炎,伤口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可通过良好的内侧支撑及解剖复位以预防。2例术后 18个月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其中有1例出现深部感染(为开放性骨折),通过加强换药、理疗等处理痊愈。
3.5 术后功能康复
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的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术后的功能锻炼是关节功能恢复能否满意的关键,注重早期锻炼,尽可能地缩短外固定的时间,并详细指导患者自行锻炼,达到正常的关节功能。
【】
[1]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1-166.
[2]俞光荣.汪文Pilon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评价[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2):149,154.
[3]卢世壁.骨科标准手术技术丛书——骨折(下册)[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5:462.
[4]Pollak AN,Mc Carthy ML,bess RS,et al.Outcomes after treatment of high-energy tibial plafond fractures[J].J Bone Jiont Surg(Am),2003,85(10):1893.
[5]张波,黄雷,王满宜,等.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2):403-407.
[6]陶海荣,胡小鹏,刘永章,等.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临床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