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7例护理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秀凤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1],加上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人体器官的退行性变化,使其对手术的应激、代偿、术后修复、伤口愈合等均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对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们对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27例的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外科共完成LC 1012例:男491例,女521例;年龄18-84岁,其中18-59岁的患者462例,占45.65%;60岁以上患者550例,占54.35%。全部患者中合并1种以上慢性疾病的331例,占32.71%;其中18-59岁患者中有104例,占同龄患者22.51%;60岁以上的患者中有227例,占同龄患者41.27%。老年患者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141例(62.11%),糖尿病36例(15.86%),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5例(11.01%),其它疾病25例(11.01%);其中有一种合并症者28例,两种及以上合并症者199例。老年患者中术前B超提示慢性胆囊炎、胆结石497例,胆囊息肉43例。227例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12例,腹腔感染3例,脑溢血1例,胆瘘1例,切口旁腹壁血肿1例,经后均痊愈。住院天数:4-21天,平均5.5天。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兴的诊疗技术,多数患者对腹腔镜手术不了解,加上老年人考虑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手术效果,医师的技术水平,是否能根治,是否会出现意外等,均可使老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护理上我们重点针对患者的上述心理状态,采用集体与一对一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医师的技术特长,通过语言、图片、录像等形式向患者介绍腹腔镜的基本知识、手术方法、手术过程及手术的优越性等,让他们对腹腔镜手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手术医生有信任感,对手术产生安全感。介绍时要注意讲解的速度,要让患者能听得懂、易接受,亦可请痊愈未出院患者现身说法,进一步增强患者对LC的了解程度,并能在围手术期内主动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圆满地完成手术。责任护士还要动员患者的子女及配偶,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关爱,使其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1.2  术前宣教(1)向患者介绍术前所做各项检查的重要性。(2)教会患者掌握有利于康复的技能,如深呼吸、有效咳嗽、早期下床活动等。(3)告诉患者术后疼痛时使用止痛剂的重要性。(4)告诉患者术前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尤其是脐部的清洁卫生。(5)讲解术前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安眠药的使用方法及意义。(6)告诉患者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8小时及其意义。(7)告诉患者入手术室前应取下身上的装饰品及假牙、首饰、假发等并注意妥善保管。

  2.1.3  术前检查因多数老年患者合并各种慢性病,加之主要脏器功能衰退,对手术的耐受性明显下降,增加了LC的危险性。所以在术前检查中除做好常规检查外,还应根据患者合并症的不同,对有合并症的系统器官进行重点而详细地检查。如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除常规查心电图外还要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应注意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必要时请心血管内科医师协助处理。合并高血压者术前即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常规控制饮食,适当口服降糖药,必要时使用膜岛素,使血糖控制在7.0/L以下[2]。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除常规摄胸片,尚进行肺功能的检查,必要时可查胸部CT,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对合并肺部疾病活动期的患者建议适当延期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我院对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行LC时均采用全身麻醉,故术后严格按照全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待全麻完全清醒后改半卧位,严防舌根后坠。(2)使用牙垫以防患者咬伤舌、嘴唇或颊部,待麻醉完全清醒后取出。(3)吸氧,氧流量可调到4-5L/min,以提高氧分压,促进二氧化碳排出,防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2.2.2  严密观察病情  老年人各脏器储备功能均减低,反应迟钝,加上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气管插管和建立CO2气腹的刺激,对病情的观察应更加密切,稍有疏忽,常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术后除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外,还要注意(1)观察心电图,血压、呼吸、血氧、脉搏等的变化外,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和肌力恢复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本组中一例有高血压史的患者,术前一直口服降压药血压稳定在140/90mmHg左右,麻醉初期、苏醒早期血压均明显升高,最高达220/120mHg,经静滴硝酸甘油后血压迅速降到正常水平,术毕苏醒后返回病房,入病房时血压160/100mmHg,入病房后患者即出现烦燥不安,经积极处理病情稍稳定,3小时后出现呼吸异常,血压高达195/115mmHg,昏迷。急请内科会诊,查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后转内科好转出院。此例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及时,患者出院时无任何意见。(2)注意术后体温的监测,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容易发生感染。本组中有两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第一天始体温即升高,最高达39.5℃,经积极抗感染治疗痊愈出院。(3)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应注意血糖的监测,常规术后6小时快速血糖监测一次,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均查空腹血糖一次,以防止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发生。本组中有一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在7.0mmol/L,术后苏醒入病房,4小时后呼之不应,全身大汗,当班医师测血压正常,心率106次/分,立即测血糖为1.5mmol/L,考虑为低血糖昏迷,给予高渗糖静注五分钟后患者清醒。

  2.2.3  腹腔引流的护理  老年患者多有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周围粘连较严重,加之凝血功能减退,术中常需放置引流管[3]。因此,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滑脱,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详细记录。本组中有25例放置引流,占11.01%。其中一例术后5小时,由小夜班发现引流液呈胆汁样,随即告知医生,经B超检查证实为胆漏,后经转上级治疗痊愈。

  2.2.4  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可给予少量白开水,仍无不适,给予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进半流质饮食,然后逐渐过渡到普食。由于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差,术后容易发生腹胀,进食不宜过早过多,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油腻生冷及甜食,同时要注意少食多餐。

  2.2.5  术后疼痛的护理  由于腹腔镜手术属微创手术、损伤小,因而大大减轻了术后疼痛,大多数患者术后不需使用镇痛药,少数患者只需给予双氯酚酸钠塞肛即可,很少使用杜冷丁、吗啡等强效镇痛药。

  2.2.6  腹部切口的管理  由于LC创口小、污染少,手术切口,无需缝合,采用创可贴覆盖即可。如无渗血渗液,告知患者待切口愈合后,揭掉创可贴即可。若创面有渗血渗液时,要及时更换,并尽量查明原因,给予必要的处理。本组中有一例术后第四天发现切口局部肿胀疼痛,经检查考虑为切口旁腹壁血肿,予以局部皮片引流加换药,十天后痊愈出院。

  2.2.7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早期下床活动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如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6小时即可鼓励患者作床上活动,除中转开腹以及发生术后并发症者外,术后第一天鼓励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术后第三天即可出院。

  3  小结
   
  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是近几年国内微创外科界开展的新项目之一。对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及详细地宣教和术后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等,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资料提示: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

  :

  [1]  郑友祥.急性心肌梗死误漏诊46例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04,17(8):567-568.

  [2]  陈昌生,邹华,孙勇.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因素探讨.腹腔镜外科杂志,2002,7(4):205-206.

  [3]  杨俊杰,王全,沈强等.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6例分析.腹腔镜外科杂志,2002,7(4):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