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章英宏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系统性 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并因此而导致死亡,所以临床上需要对肾功能损害进行早期评价。目前常通过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来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操作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1,2]。本文采用乳胶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测定SLE患者的Cys C浓度,并与BUN、SCr、CCr对比,以探讨血清胱抑素(Cys C)在SLE患者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确诊的SLE患者54例(观察组),按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并发肾功能损害,且排除心、脑、肺及血液系统疾病。54例中男10例,女44例,年龄19~68(39.8±10.3)岁,体重48~76(60.3±7.0)kg;SLE病史1~25(8.1±10.3)年。另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8例,女37例,年龄22~70(38.1±15.0)岁,体重48~76(59.0±5.9)kg。

  1.2  方法  取静脉血3ml,2h内用3 000 r/min的离心泵离心15min分离血清,-80℃冰箱内保存备用。采血用美国BD公司真空采血管,试验时于环境室温下溶解30min。Cys C测定采用PETIA法,正常值为0.60~1.25 mg/L。试剂盒及仪器均由美国Dade-Behring公司提供。 同步用常规方法测定BUN和SCr。 CCr的推算按下面公式。CGr(ml/min)=[140?年龄(岁)]×体重(kg)/SCr(mg/dl)×72(男性,女性×8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Cys C、BUN、SCr、CCr比较  见表1。SLE患者中Cys C、BUN均高于对照组(P<0.05),S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C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血清Cys C、BUN、SCr及CCr的测定结果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观察组肾功能与Cys C、BUN、SCr、CCr相关性  SLE患者中通过Cys C浓度测定,判断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52例,GFR下降率96.3%(52/54),显著高于BUN、SCr及CCr的测定结果(P<0.01),而BUN、SCr、CCr三者间的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观察组Cys C浓度与BUN、SCr、CCr的相关性  SLE患者血清Cys C浓度与BUN、SCr正相关,γ分别为0.637、0.52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Cr值负相关,γ为-0.418,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SLE是一种涉及多系统损害的慢性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患者免疫复合物积沉于肾小球基底膜,从而易导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如能早期发现肾脏损害,通过大剂量的激素可以逆转病情,反之,如SLE患者已经出现肾小球硬化等一系列症状,则逆转困难,甚至往往无法逆转。所以临床需要及早发现SLE患者肾功能受损情况,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是监测肾功能的主要手段,临床上方法较多,但都存在着操作繁琐、结果不准确等不足。所以临床更有必要寻找一种敏感、方便的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
      
  Grubb等[3]首先报道了Cys C是低分子量蛋白中与GFR最相关的内源性标志物,甚至优于SCr。Cys C存在于各种体液之中,有核细胞都能以稳定的速度产生,且不受炎症、性别、年龄和肌肉量影响[4]。另一方面,由于血液中的Cys C几乎全部由肾小球滤过,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所以Cys C浓度可以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率[5]。
      
  本研究结果显示,SLE患者中Cys C、BUN、S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Cr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发现,SLE患者中血清Cys C浓度与BUN、SCr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由此表明血清Cys C浓度能准确反映SLE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情况,且由于Cys C测定只需要1份血清,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SLE患者中通过Cys C浓度测定判断的GFR下降人数52例,GFR下降率高达96.3%,显著高于BUN、SCr及CCr的测定结果,表明用Cys C测定来评价肾功能损害较BUN、SCr、CCr更为敏感。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并因此而导致死亡,所以临床上需要对肾功能损害进行早期评价。目前常通过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来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操作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1,2]。本文采用乳胶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测定SLE患者的Cys C浓度,并与BUN、SCr、CCr对比,以探讨血清胱抑素(Cys C)在SLE患者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确诊的SLE患者54例(观察组),按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并发肾功能损害,且排除心、脑、肺及血液系统疾病。54例中男10例,女44例,年龄19~68(39.8±10.3)岁,体重48~76(60.3±7.0)kg;SLE病史1~25(8.1±10.3)年。另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8例,女37例,年龄22~70(38.1±15.0)岁,体重48~76(59.0±5.9)kg。

  1.2 方法 取静脉血3ml,2h内用3 000 r/min的离心泵离心15min分离血清,-80℃冰箱内保存备用。采血用美国BD公司真空采血管,试验时于环境室温下溶解30min。Cys C测定采用PETIA法,正常参考值为0.60~1.25 mg/L。试剂盒及仪器均由美国Dade-Behring公司提供。 同步用常规方法测定BUN和SCr。 CCr的推算按下面公式。CGr(ml/min)=[140?年龄(岁)]×体重(kg)/SCr(mg/dl)×72(男性,女性×8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Cys C、BUN、SCr、CCr比较 见表1。SLE患者中Cys C、BUN均高于对照组(P<0.05),S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C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血清Cys C、BUN、SCr及CCr的测定结果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观察组肾功能与Cys C、BUN、SCr、CCr相关性 SLE患者中通过Cys C浓度测定,判断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52例,GFR下降率96.3%(52/54),显著高于BUN、SCr及CCr的测定结果(P<0.01),而BUN、SCr、CCr三者间的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观察组Cys C浓度与BUN、SCr、CCr的相关性 SLE患者血清Cys C浓度与BUN、SCr正相关,γ分别为0.637、0.52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Cr值负相关,γ为-0.418,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SLE是一种涉及多系统损害的慢性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患者免疫复合物积沉于肾小球基底膜,从而易导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如能早期发现肾脏损害,通过大剂量的激素可以逆转病情,反之,如SLE患者已经出现肾小球硬化等一系列症状,则逆转困难,甚至往往无法逆转。所以临床需要及早发现SLE患者肾功能受损情况,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是监测肾功能的主要手段,临床上方法较多,但都存在着操作繁琐、结果不准确等不足。所以临床更有必要寻找一种敏感、方便的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
  
  Grubb等[3]首先报道了Cys C是低分子量蛋白中与GFR最相关的内源性标志物,甚至优于SCr。Cys C存在于各种体液之中,有核细胞都能以稳定的速度产生,且不受炎症、性别、年龄和肌肉量影响[4]。另一方面,由于血液中的Cys C几乎全部由肾小球滤过,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所以Cys C浓度可以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率[5]。
  
  本研究结果显示,SLE患者中Cys C、BUN、S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Cr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发现,SLE患者中血清Cys C浓度与BUN、SCr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由此表明血清Cys C浓度能准确反映SLE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情况,且由于Cys C测定只需要1份血清,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SLE患者中通过Cys C浓度测定判断的GFR下降人数52例,GFR下降率高达96.3%,显著高于BUN、SCr及CCr的测定结果,表明用Cys C测定来评价肾功能损害较BUN、SCr、CCr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