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例药物咨询综合分析
【关键词】 598 药物 咨询
药物咨询是药师与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也是临床药学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医院药学模式的转变,协助医务人员和指导患者、家属合理用药已逐渐成为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本院从2001年开始药物咨询工作,几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概况
本院药剂科2001年5月至2007年5月门诊药房咨询窗口受理(有记录的)598例患者及家属、医务人员的咨询。药师在咨询工作中,通常采用立即回答或记下联系方法后,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或因特网信息后,进行解答。
2 咨询分类
2.1 患者及家属咨询 患者及家属咨询509人次(85%)。年龄分布:>60岁371人次(72.69%),30~59岁92人次(18.07%),<30岁46人次(9.24%)。咨询药物类别:抗菌药物107人次(21.02%),解热镇痛药物74人次(14.54%),维生素铁剂钙剂62人次(12.18%),皮肤五官及眼科药物57人次(11.20%),心血管药物50人次(9.82%),内分泌系统药物42人次(8.25%),消化系统药物33人次(6.48%),神经系统药物33人次(6.48%),抗病毒及抗真菌药物28人次(5.50%),抗肿瘤及免疫类药物15人次(2.95%),泌尿及生殖系统药物5人次(0.98%),其他3人次(0.59%)。咨询用药方法:不良反应98人次(19.25%),用法与用量82人次(16.11%),药物求购与退药70人次(13.75%),病情确诊后的用药选择68人次(13.36%),药物名称、价格及规格60人次(11.79%),药物作用及用途51人次(10.02%),药物配伍联用31人次(6.09%),疾病的预防和20人次(3.93%),药物成分和疗效12人次(2.36%),药物应用注意事项及有效期9人次(1.77%),药物常识8人次(1.57%)。
2.2 医护人员咨询 医务人员咨询89人次。 咨询药物类别:抗菌药物30人次(33.72%),心脑血管药物15人次(16.85%),解热镇痛抗炎药物10人次(11.244%),神经系统药物8人次(8.99%),抗病毒及抗真菌药物7人次(7.86%),消化系统药物6人次(6.74%),内分泌系统药物5人次(5.62%),皮肤、五官科及眼科药物4人次(4.49%),维生素、铁剂、钙剂3人次(3.37%),抗肿瘤及免疫药物1人次(1.12%)。咨询药物和知识:皮试17人次(19.10%),药物的用法与用量15人次(16.85%),药物配伍联用11人次(12.36%),药物不良反应9人次(10.11%),药动学知识8人次(8.99%),推荐替代药物7人次(7.86%),药物作用与用途6人次(6.74%),药物成分和疗效5人次(5.62%),药物剂型4人次(4.49%),药物名称价格及规格3人次(3.37%),药物有效期2人次(2.25%),药物通用名2人次(2.25%)。
3 案例分析
3.1 患者及家属的咨询 药物方面:咨询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维生素、钙剂、铁剂、皮肤五官科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的患者及家属最多,说明随着国家对使用抗生素监管力度的提高,许多患者意识到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后果,也与本院抗生素比例过高有关。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来自本院药库数据,抗生素比例一直维持在27%~29%。如一女患者在哺乳期患尿路感染,处方中开具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患者询问可否注射;另一患者因患上呼吸道感染及口腔溃疡,同时就诊内科、口腔科,处方中各有一种抗菌药(阿奇霉素片和螺旋霉素片),咨询二种药物是否可以同服。 维生素类药,在临床使用范围广,一般患者家属发现说明书中所列适应证与患者的症状不符而来电咨询,如有一患者患带状疱疹,医生处方中开有维生素B1,患者怀疑医生误诊而来咨询。心脑血管药物用量大,但因大多患者都是长期终身服药,患者本身已掌握了一定的用药知识,一般在初始服药时咨询较多,有一高血压患者服用卡托普利半月后干咳不止,误以为高血压使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来电咨询能否静注丙种球蛋白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有一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史26年的患者,治疗用中性胰岛素20U和30U 2次/d,病情稳定,最近诊断轻度高血压,医生给予阿替洛尔50mg,1次/d,几天后来咨询血糖上升是否胰岛素失效。患者和家属咨询药物最多是药物不良反应、用法与用量,占16.22%。有一患者服氟罗沙星后引起精神兴奋难以入眠,另一患者服用司巴沙星后引起光敏性皮炎。有一糖尿病患者,口服多种降糖药,大多在饭前服,而盐酸二甲双胍在饭后服,认为很麻烦,询问盐酸二甲双胍能否改为饭前服。有一司机在服用盐酸西替利嗪期间,晚上下班饮少量酒,引起嗜睡而来咨询。对于患者及家属的咨询,药师均作详细问答。
3.2 医护人员的咨询 医护人员咨询抗菌药物较多,占33.71%,医师对抗菌药物的咨询内容主要是患者特殊生理状况下的用药选择以及用药一段时间疗效不佳后的药物推荐。如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选择何种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手术预防感染如何选择杀菌剂,另外询问比较多的问题是对某些疾病可供选择药物的药动力学概念和相关知识,如神经性皮炎药物的种类、老年冠心病患者如何选择止痛药、不同厂家生产的华法令生物利用度等。护士咨询较多的是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胸腺肽、促绒性激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皮试问题,以及静脉输注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医师护士提出的问题,药师不能当面立即回答的复习相关知识后回答。通过较长时间的沟通,药师已逐渐取得了临床医师的认可和信任。
3.3 咨询与用药频度的关系 咨询与用药频度除抗菌药物外不成正比。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用药频度前5位为抗菌药物、心血管药物、调血脂药物、皮肤五官及眼科药物、降血糖药物。说明专科用药患者还是咨询专科医生为主,如目前临床上胰岛素制剂规格很多。药剂人员面对患者在选药咨询时,常不够熟悉。
4 讨论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在咨询人员中患者及家属占85%,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因老年人生理病理原因咨询者居多。作者随机抽取了2007年1~6月60岁以上患者门诊普通处方1000张(不包括精神药品处方),处方诊断项为高血压、脑血栓病占27.5%,上呼吸道感染占20.2%,糖尿病占18.5%,心脏病占9.7%,关节炎占9.5%,颈椎、腰椎病占7.7%,高血脂占5.3%,其他疾病如前列腺增生、胆囊结石、尿路结石、神经性皮炎等占1.6%。2~5种药品联用处方占98.8%,只有1.2%处方为单独用药。说明老年人患慢性疾病较多,需长期服药。老年人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些被访者表示仅能读懂药品说明书的15%内容,而且在发药窗口药师的指导用药在5min后老年人便忘记一半以上,老年人常对自己的健康不自信,对药物的依赖性很强,但对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又有恐惧心理而用药依从性差,所以咨询的例数较多[1]。患者家属一般对小孩选药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比较关注。此外,医生、护士在使用药品过程中遇到问题向药师咨询已逐渐成为一种工作方式[2]。因此,在药房设置药物咨询专窗,受理患者用药全过程药学咨询及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同时也为社会群体等其他对象提供合理用药、推荐新药、不良反应处理、信息收集等服务。
【】
1 方宇,黄太康,杨世民,等. 西安市药店药学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药房,2007,18(16):126~128.
2 李贞,邵蓉.关于优良药房工作规范的探讨.上海医药,2005,26(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