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参数在多发伤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石剑霞 秦光明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创伤急救


  由于创伤急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急救系统不断完善,严重创伤患者伤后急速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是伤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各种伤残率却无明显减少[1]。正确判断多发伤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是目前危重病医学领域中创伤诊治方面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亦是进一步降低多发伤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本研究试图通过观察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血细胞参数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多发伤发生、及预后中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 年3月浙二急诊监护病房(EICU)接诊的多发伤患者34例。入选标准:(1)年龄≥16岁;(2)肌体有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是致命的;(3)受伤至入院时间<6h;(4)需入住EICU监护;(5)多发性创伤患者伤后生存时间≥72h;(6)排除妊娠及1周前有细菌感染、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患者。入选对象34例中男26例,女8例,年龄21~87岁,平均(44±17)岁。创伤原因:事故伤22例(64.70%),坠落伤7例(20.59%),刀(砍)伤2例(5.88%),其他伤3例(8.82%)。创伤类型:头颈部伤为主15例,多发性骨折11例,胸部伤为主4例,腹部伤为主1例,胸腹联合伤为主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的生命支持,如液体复苏、氧气输送、控制出血、清创、脑室减压、大骨折的Ⅰ期固定术等。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将患者分成轻中度组和重度组两组。轻中度组ISS<21分,24例;重度组ISS≥21分,10例。

  1.2  标本采集 

  患者于创伤后入急诊抢救时或转入EICU的首日清晨(即伤后24h内)采集静脉血,作为第1天标本,并且分别在入院后的第3天和第7天清晨空腹采血。应用美国Gens仪器,采用EDTA-K2抗凝测定血小板及白细胞等参数。在1~4h内完成检测。均使用仪器配套试剂并每天进行室内质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数据以(x±s)表示,多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2];AUC 0.5~0.7诊断价值较低,0.7~0.9中等诊断价值,0.9以上有较高诊断价值。

  2  结果

  2.1  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血细胞参数的动态变化 

  见表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PC/WBC)比值在第1、3、7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PC/WBC比值均数逐步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  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血细胞参数的动态变化(略)

  2.2  ROC曲线评价血细胞参数在第1、3、7天时的面积 

  见表2。经ROC曲线分析,PC/WBC比值从第3天开始就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表2  ROC曲线评价血细胞参数第1、3、7天时的面积 (了)

  3  讨论
       
  任何致伤因素在造成局部组织破坏的同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引发机体的全身反应,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应激反应的概念,认识到创伤可引发一系列物质代谢改变和循环系统、凝血系统等功能异常[1]。由于创伤后的全身反应具有双向性,因此创伤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创伤后全身反应系统性调控发生障碍或失控的结果。外周血血细胞参数是一个能较敏感反映创伤后全身应激反应的指标。而目前,对血细胞参数的测定可谓是方便、简单,实验室质量控制也已成熟,因此,应用血细胞参数对创伤患者进行评价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研究显示,WBC、HB、PC/WBC比值在第1、3、7天差异有显著性,另外,PC/WBC比值均数逐步上升。WBC是较公认的炎症因子,HB与创伤后的失血有关,PC/WBC比值可能与创伤后的全身反应的双向性有关。国外报道[3],PC/WBC比值<20,是脾切除患者5d后是否被感染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本研究支持该论点。  面对众多指标,哪些指标对预后的价值更高,用什么方法来评价它的价值,1995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正式批准了应用ROC曲线图评价实验室检验项目的临床准确性的指导原则[2]。本研究利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外周血血细胞参数在评估多发伤患者预后不良时的准确性,结果显示,PC/WBC在第3天AUC为 0.820 (0.634~1.006),第7天为0.948 (0.844~1.051),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文献】
    1 蒋建新,王正国. 后基因组学与创伤医学研究.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7):481~485.

  2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accuracy of laborotory. tests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plots. Approved Guideline NCCLC (GP10-A),1995,15(19):1~27.

  3 Janie W, Carlos VR, Brown PR, et al. White blood cell and platelet counts can be used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infection and the normal response after splenectomy for trauma: prospective validation. J Trauma, 2005,59:1076~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