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细胞减低患者的骨髓象特点及病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芙蓉 孙利 王宇军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全血细胞 减低 骨髓象特点

  全血细胞减低是指外周血象中3种有形成分同时减低,可由造血系统疾病或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所致乏力、出血等临床症状,在疾病早期往往难以鉴别,容易漏诊或误诊。骨髓检查作为查找全血细胞减低病因的手段,已被广泛应用。现对本院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141例全血细胞减低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1例全血细胞减低患者, 男61例,女80例,年龄3~87岁。诊断标准:连续2次以上检查外周血,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100×109/L。骨髓检查按标准诊断[1]。

  1.2  临床表现  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104例;皮肤瘀斑、牙龈出血40例;发热42例;脾肿大44例;淋巴结肿大10例;胸骨压痛、骨痛9例。

  1.3  外周血象  血常规由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3.3~10.9)g/L,白细胞(0.3~3.9)×109/L,血小板(6~97)×109/L。

  1.4  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由临床医师送检,进行形态学检测及各种细胞化学染色,铁染色。

  2  结果

  2.1  骨髓诊断  141例全血细胞减低患者,骨髓检查能明确病因129例,其中各类贫血所占比例最大,共58例(44.95%),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28例(21.7%)、巨幼细胞性贫血(MA)16例(12.4%)、缺铁性贫血(IDA)12例(9.3%)、溶血性贫血(HA)2例(1.55%);其次为急性白血病26例(20.15%),其中M2  2例(1.55%)、M3  12例(9.3%)、M4  3例(2.3%)、M5  5例(3.9%)、M6  1例(0.8%)、ALL  3例(2.3%);脾功能亢进23例(17.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22例;另12例无特殊骨髓象改变,可能与甲亢、结缔组织病等内分泌疾病有关。

  2.2  主要病种临床表现  全血细胞减轻141例,骨髓检查明确病因129例,其临床表现多样,以贫血症状最多见,其次为脾肿大、发热、出血等。见表2。

  表2  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略)

  3  讨论    
       
  全血细胞减低,它不是疾病的诊断,而是引起血液有形成分减少的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了解它的骨髓象特点及病因,对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本组通过对141例全血细胞减低患者的骨髓象分析及相关辅助检查,129例可明确诊断,临床符合率91%。

  3.1  各类贫血  本组全血细胞减低患者以AA最多,21.7%,报道24%~36%[2],与本组相近。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是AA的发病基础,骨髓象特点是核细胞增生低下,淋巴细胞、浆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非造血细胞团可见。MA(12.4%)和IDA(9.3%) ,前者由于叶酸、维生素B12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使血细胞成熟障碍及无效生成,引起全血细胞减低,骨髓象表现为粒、红、巨三系细胞巨幼变,幼红细胞呈“幼核老浆”改变;后者由于铁缺乏影响血小板蛋白合成和不同程度影响粒细胞的生成、分化,造成全血细胞减低[3],骨髓象表现为幼红细胞体积小、边缘不整齐、胞浆量少、着色偏兰、成熟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HA(1.55%)是由于免疫因素造成全血细胞减低,骨髓象无特异性,依赖于各种辅助检查。

  3.2  急性白血病  本组急性白血病以M3所占比例最高,占9.3%,可能与此类白血病分化阻断在早幼粒阶段有关。各型白血病骨髓象大多为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异常增多,其它各系增生相对受抑制。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是诊断急性白血病及进行FAB分型的基础。

  3.3  脾功能亢进  本组23例,以慢性肝炎和血吸虫感染引起为最多见,嘉兴地区解放前属血吸虫疫区,此类病脾肿大多见。由于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血细胞过分阻滞和破坏增加导致全血细胞减低。骨髓象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可伴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不同程度的成熟障碍。

  3.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无效性病态造血,导致全血细胞减低。骨髓象为粒、红、巨三系细胞有明显病态造血现象,需注意与MA、骨髓纤维化等疾病相鉴别。

  3.5  其他  另外9例为多发性骨髓瘤、高雪氏病、肿瘤转移、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其骨髓象各有其典型特征,结合临床可以确诊。
        
  综上所述,本组资料91%可通过骨髓象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及临床资料得到明确诊断或支持诊断。骨髓象检查在全血细胞减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文献】
    1 张之南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出版社,1998.177~178.194~207.

  2 张新友.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医师杂志,2002,499):977~980.

  3 刘忠民.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3,2(4):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