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53例分析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全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传统的术式多为开腹完成,最大的缺点是腹部创伤大,对腹腔干扰多,术后病人恢复慢,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LAVH)将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带入了微创领域,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LAVH共5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对子宫良性病变行LAVH共53例,年龄37~53岁;有腹部手术史12例。手术指征:子宫肌瘤36例,子宫腺肌症10例,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CINⅢ级3例,其中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例,合并卵巢单纯性囊肿2例,合并卵巢畸胎瘤1例,子宫最大如孕12周。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开腹子宫全切除术(TAH)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子宫大小及腹部手术史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LAVH组采用30°头低脚高膀胱截石位,置气管镜插管全身麻醉,放置举宫器,按腹腔镜手术常规在脐周及下腹做三个穿刺点置镜及操作。常规形成气腹,压力维持14mmHg。7例盆腔粘连及5例卵巢囊肿先在镜下行粘连分解及卵巢囊肿剥出。然后双极电凝二侧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其中2例需切除一侧附件者对该侧卵巢悬韧带电凝),电凝后剪断,打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推膀胱,宫旁组织,转为阴式手术。经阴道处理子宫主韧带、宫骶韧带及子宫动脉血管后从阴道拉出子宫,经阴道缝合腹膜及阴道壁。最后腹腔镜下检查盆腔创面,确认止血完善再冲洗盆腔,完成手术。(2)TAH组全身麻醉8例,连续硬膜外麻醉42例。取仰卧位,开腹后按妇产[1]手术步骤:行子宫全切除术;同时行一侧附件切除3例,卵巢囊肿剥出6例,盆腔粘连分解9例。
1.3 观察项目 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LAVH组与TAH组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LAVH组平均术后疼痛时间、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TAH组,且LAVH组术后的疼痛程度轻,只有5例应用镇痛剂,而TAH组有47例应用镇痛剂,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LAVH组术后病率明显少于TAH组,见表1。LAVH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TAH组术后1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折线,经换药切口Ⅱ期缝合愈合。另1例为术后体温持续38°左右,B超显示盆腔混合性包块,经加强抗炎,中药散结,于10d体温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盆腔包块消失。
表1 LAVH组与TA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略)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和人们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LAVH在临床上受到较广泛的重视,与TAH相比,LAVH在不开腹的情况下达到了疾病的目的,保证了腹壁的完整性,术中对盆腔内环境干扰少,术后疼痛程度轻,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结束前再次经腹腔镜检查盆腔有无出血、血肿及损伤,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Kreiker等的一项研究认为,LAVH的手术时间比TAH可明显缩短,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而本院LAVH手术时间长于TAH组,可能因为本院开展此手术例数还不多,手术医生的镜下操作还不如开腹手术熟练,以后随着手术医生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时间将会逐渐缩短。
LAVH是腹腔镜手术与阴道手术相结合的一种术式[2],虽然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的特点,但手术野小,易损伤膀胱、直肠等邻近器官,不能同时检查和处理腹腔内并存病变,因此手术指征局限,对子宫明显增大、伴有附件肿块及盆腔粘连者均受到了限制。改用LAVH术式,可先在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处理附件,打开膀胱子宫腹膜反折后转入阴式手术,使阴道操作变得容易,壁免了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扩大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3],使很多以往需剖腹的子宫切除病人避免了开腹手术。
LAVH因其独特的优越性,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前景,但它并不能完全代替开腹手术,对阴道狭窄、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严重粘连、子宫>孕16周[4]或疑有恶性病变需扩大手术者仍应选择开腹手术。
【】
1 应苏宽. 妇产科手术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7~96.
2 李光仪, 冯虹.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36例分析. 内镜杂志, 1995, 1(1): 10.
3 刘彦著. 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 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159.
4 刘彦主编. 实用妇科妇产科手术学.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15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