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硬膜外全产程分娩镇痛加全产程陪产在重度子痫前期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何尧 方敏 邱国美 诸英

【关键词】  子痫

  本院自2004年8月始将持续硬膜外全产程分娩镇痛加全产程陪产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引产的孕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的重度子痫前期引产孕妇32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处理的2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7.0±4.0)岁;孕次(1.5±0.8)次;分娩孕周(38.2±1.5)周;镇痛前平均动脉压(120±10)mmHg;即时尿蛋白量(110.0±10.5)mg/d1。对照组产妇年龄(27.1±4.4)岁;孕次(1.5±0.9)次;分娩孕周(38.0±1.6)周;镇痛前平均动脉压(122±12)mmHg;即时尿蛋白量为(112.1±11.1)mg/dl。两组比较P>0.05。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以妇产[1]为准。选择头盆相称,宫颈条件成熟,宫颈Bishop评分≥6分,预计能经阴道分娩,无产科剖宫产指征,并排除其他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

  1.2  方法  (1)采用人工破膜加催产素引产,产时均予硫酸镁解痉。(2)观察组出现宫缩后取L2~3间隙,按硬膜外穿刺操作常规,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管,配制0.025%浓度罗哌卡因药液50ml,加入芬太尼2μg/ml,通过可控镇痛效果追加。宫口近开全,停止药液注入,分娩结束后拔除麻醉导管。镇痛后心电监护仪常规监护至分娩结束后2h。胎儿监护仪全产程胎心监护。(3)实行一对一陪产管理,负责产程,血压,胎心观察,生活照顾、心理、生理指导,和产妇进行情感沟通交流以及接产等,直至产妇回休养室。(4)临床观察血压、尿蛋白、镇痛效果、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排尿,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等情况。(5)采用WHO镇痛分级标准[2],O级为无痛,心情平静;I级为轻度腰腹酸痛,心情尚可;II级为明显腰腹酸痛,心情不安;III级为剧烈腰腹酸痛,心情明显不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镇痛起效时间(12.80±5.75)min,镇痛完善时间(21.52±10.35)min。观察组达到O级镇痛效果为93.75%(30/32),O-I级镇痛效果为100%,无麻醉副反应出现。两组镇痛前后血压及尿蛋白情况变化见表1。镇痛后各产程时间比较见表2。母婴分娩结局见表3。对照组剖宫产原因主要是不能耐受分娩疼痛,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及血压过高,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明显而改变了分娩方式。两组无1例发生子痫。

  表1  两组镇痛前后血压、尿蛋白量的变化(x±s) 略

  表2  两组各产程时间比较[(x±s),min] 略

         3  讨论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加全产程陪产可降低血压,避免尿蛋白程度进一步加重。Al-Mufti等[3]研究发现,在平卧位时行硬膜外自控镇痛会引起血压显著下降。交感神经阻滞后,外周血管扩张可引起血压下降。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有效缓解分娩疼痛,避免应激反应所致血压升高。另外在分娩过程中,采取一对一的助产士全产程陪产制度,缓解了产妇的紧张情绪,避免血压升高,并有利于病情监测。
   
  张秀兰等[4]认为硬膜外阻滞全产程分娩镇痛可有效缩短产程,主要是对潜伏期,临产开始后,施行分娩镇痛越早,潜伏期时间缩短越明显。本研究也说明了观察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许多学者主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采用剖宫产。古航等[5]认为妊高征患者血浆中催产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引产易于成功。且分娩镇痛有效缩短产程,控制血压,缓解产妇紧张情绪,从而预防子痫的发生,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阴道分娩率及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
    1 乐杰. 妇产.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7~104.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佰蛮,主编. 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52.

  3 Al-muftir,Moreyr,Shennana,et al. Blood pressure and fetal heart rate changes with patient-controlled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lgesia while ambulating in labor J.Br J obstet Gynecol,1997,104:554~558.

  4 张秀兰,陆瑞光. 持续硬膜外全产程分娩镇痛加全产程陪产的临床观察.中华围产医学,2007,10(1):41~43.

  5 古航,戎霖,沙金燕. 妊高征孕妇血中催产素含量变化的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