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艺君 周杰 黄求理 王亮亮 孙磊 姜博
多层螺旋CT(MSCT)由于扫描速度快、层厚薄和有多种后处理能力,从而使CT血管造影术(CTA)真正得以实现,特别是在颅内病变中的应用。现分析本院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22例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疾病或颅内肿瘤患者,用MSCT作CTA检查,并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以评价CTA技术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2~65岁(平均49.4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癫痫等。CTA检查前行CT平扫,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出血5例、脑肿瘤8例、疑脑血管畸形2例。其中10例CTA检查后做了DSA检查;16例进行了手术。
1.2 方法
采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CT机。120KV,250 mAs、0.75s/r速度扫描,层厚5.0mm,螺距4;对比剂用优维显,剂量1.5ml/kg,高压注射速率3.0ml/s,动脉期延迟15~20s,静脉期延迟50s。采用容积显示法(VR)、多层面重建法(MPR)、最高密度投影法(MIP)行3D重建,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并与DSA和/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
2 结果
22例动、静脉期3D重建图像均清晰,所有显影血管均清晰,诊断脑动脉瘤8例、脑血管畸形3例、颅内肿瘤11例。8例动脉瘤(均单发,位于前动脉3例、大脑中动脉4例、后交通动脉1例)和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中2例,经DSA检查相符(图1~3),其中4例又经手术,除动脉畸形2例CT和DSA均漏报1支细小供血动脉外,其他完全一致;颅内肿瘤11例,均经手术,病理结果脑膜瘤8例、胶质瘤3例,CTA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钙化、出血、供血血管及肿瘤与周围血管、颅骨的关系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
3 讨论
CTA动、静脉双期扫描对诊断脑血管病变和颅内肿瘤有重要意义。动脉期显示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脑肿瘤的供血动脉及早显的引流静脉,静脉期显示畸形静脉及肿瘤强化程度。CTA 能否成功显示脑动脉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扫描时间,尤其是动脉期时间,动脉期扫描应当在对比剂于脑动脉内达到较高浓度并且受显影静脉干扰最小时进行。本组采用MSCT机自动触发扫描,有效地保证了血管成像质量,22例动脉期触发部位定于颈内动脉虹吸段,阈值为100Hu,静脉期延迟45s。3D重建技术在CTA 诊断中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组均应用MPR和VR技术重建,并对8例动脉瘤进行了仿真内窥镜重建。VR重建不需要调节阈值,可以保留二维CT的信息,再采用人工编辑的,通过图像旋转、切割等方法,逐层去除颅骨的影响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观察,其血管的显示能力强,且能弥补SSD的不足。VE可以显示血管内壁情况,如动脉壁硬化、动脉瘤内的血栓及动脉瘤破裂口等征象,可以显示动脉外表面以及动脉瘤邻近血管的相互关系[1]。VE还可以显示动脉瘤以及载瘤动脉,通过调整观察位置、视野或视角,可显示瘤颈的形态、大小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尤其对短颈和无颈动脉瘤解剖关系的显示效果优于DSA和其他CTA后处理技术,甚至有作者认为CTA在诊断动脉瘤方面可取代DSA[2]。Wintermark等[2]报告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4.8%,特异性为95.2%,准确性为94.9%。本组CTA检出动脉瘤8例,与DSA比较敏感性为100%,其中4例CTA显示动脉瘤瘤颈,DSA仅显示瘤颈3例;CTA显示动脉瘤2例瘤体明显大于DSA所示瘤体,与术中所见相似。
有关CTA对脑血管畸形的研究目前较少,大多在于动静脉畸形的诊断。静脉畸形在CTA动脉期可表现为正常或提前显影的静脉,静脉期可显示异常血管的走行方向、数目、粗细及迂曲情况,CTA对较细小的病变显示不如DSA,本组2例动静脉畸形CTA、DSA均漏报1支细小供血动脉。关于颅内肿瘤,张蕾莉等[4]研究56例脑膜瘤后认为,3D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走行方向和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为神经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本组11例颅内肿瘤,其中9例明显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强化明显的9例肿瘤,CTA显示病灶的大小、外形、与周围血管及颅骨的关系均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
由于CTA是一种无创伤检查,而且由于MSCT的问世,可以得到相当清晰的3D重建图像,CTA在脑血管病变及颅内肿瘤的术前诊断中是一种十分有效、安全且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检查手段。
【】
1 Smith PA , Heath DG, Fixman EK, et al . Virtual angioscopy using spiral CT and real-time interactive with volume-rendering techniques . JCAT,1998 ,22 :212~214.
2 Wintermark M,Uske A ,Chalaron M,et al .Multislic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 a comparison with 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 J Neurosurg ,2003 ,98 :828~836.
3 Jinsong W,Xiancheng C ,Yuquan S , et al . Noninvasive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in preoperative 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 Chin Med J ( Engl) ,2000 , 113 :915~920.
4 张蕾莉,崔世民,刘梅力,等. 螺旋CT 血管造影对颅内脑膜瘤诊断的应用. 天津医药,2002 ,30(4) :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