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临床分析
【关键词】 结核;胸腔积液;尿酸酶
2002年9月~2004年10月,我院两个科收住院治疗20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等量以上的积液129例,其中45例为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注入尿激酶,收到满意疗效,减少了胸膜肥厚与粘连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9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中男29例,女50例,年龄14~74岁,临床诊断全部符合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诊断依据:(1)有发热、畏寒、盗汗、乏力等结核症状,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并有胸腔积液体征;(2)胸片有不等的胸腔积液影像,并经B超证实;(3)实验室检查符合渗出液标准;(4)经抗结合药物治疗,症状改善,胸液明显减少或吸收,其病程均不超过30天,肺内均无病变。
1.2 方法 住院患者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前2个月,异烟肼(INH)0.3g,每日1次,口服,利福平(RFP)0.45g,每日1次,口服 。进口链霉素(SM)0.75g,每日1次,肌注,后3个月同时口服后(3种药物)。对3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术,让胸水流出。可用限速夹调节流速,24~48h胸水基本流净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20ml关闭引流管48h后再打开引流,直至无胸水抽出为止,均在7天后无胸水增长为止拔管。
1.3 疗效判定 治疗1个月后疗效评定分为:(1)显效:胸水完全消失,无胸膜肥厚粘连;(2)有效:胸水完全消失,胸膜肥厚粘连;(3)无效:胸水未能完全消失。
1.4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1组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2组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9%;3组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3.8%。
经统计学处理,1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2组和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为结核病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其包括一般治疗、常规治疗、抽取胸腔积液和抗结核治疗。由于结核性胸膜炎胸液蛋白含量和纤维蛋白含量高,仅仅给予抗结核治疗,胸水吸收慢,极易造成胸膜肥厚粘连,严重者导致肺功能渐衰和肺膨胀不全[1]。有的学者认为[2],胸膜肥厚的发生与就诊时间、胸水细胞数、蛋白含量及胸液抽水是否及时有关,与胸水量无关。胸腔穿刺抽液,可减少纤维蛋白沉着,防治和减轻胸膜增厚与粘连的发生。笔者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注入尿激酶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其机制可能为:(1)放出胸水也同时放出大量纤维素,可以减轻或避免胸膜粘连肥厚,(2)尿激酶可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而起到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防止胸膜肥厚和粘连。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腔而机体处于超敏状态,引起的胸膜炎症,如不及时抽液,胸水吸收缓慢,易造成胸膜肥厚或包裹性积液,而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目的之一是防止纤维酶的产生[3],笔者常常用糖皮质激素来促进胸水的吸收,减轻症状,减少粘连。邱克新报道[4],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防治胸膜肥厚粘连。经临床观察证明闭式引流术能够及时地放出胸水减少胸膜肥厚的发生,加用溶栓药物尿激酶效果更好,疗效肯定。
【】
1 谢灿茂.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83-1294.
2 张风英,王庆枫,胡范彬.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肥厚因素的探讨.防痨杂志,1999,21(3):135-136.
3 赵艳红,黄月连.胸腔内局部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山西医药杂志,1999,28(5):433.
4 邱克新.异烟肼、氟美松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近期的疗效观察.海南医学,2002,11(1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