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45例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李正贤,颜美荣,刘阳云,孙正良,江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喉癌合理的选择,提高临床疗效和病人生存质量。方法 对我院1983年1月—2003年1月诊治的45例喉癌患者的的临床资料,远期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全部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3例,垂直部分喉切除术29例,水平部分喉切除术6例,全喉切除术7例,15例做了根治性或功能性颈廓清术,术后均辅以放射治疗。结果 随访3年以上,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4%、77.78%,部分喉切除患者发音、呼吸和吞咽功能均得到恢复。拔管率100%。结论 掌握好手术指征,充分了解肿瘤部位、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正确的术式,术后辅以放射等治疗,可望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喉肿瘤;外科手术;放射治疗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既能切除肿瘤又可保留喉的部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我科1983年1月—2003年1月诊治喉癌45例,全部采取手术治疗,再辅以放射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5例中,男44例,女1例,年龄42~78岁,平均61.3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全部为鳞状细胞癌。原发部位:声门上区8例,声门区34例,声门下区3例。
1?2 分期情况 按照1997年UICC喉癌分型分期标准,其中原位癌1例,T1N0M013例,T2N0M017例,T2N1M03例,T3N0M06例,T4N0M03例,T4N1M02例,详见表1。
1?3 治疗选择 45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其中部分喉切除加一期发音功能重建术38例(喉裂开声带切除3例,垂直部分喉切除术29例,水平部分喉切除术6例),全喉切除术7例,15例做了根治性或功能性颈廓清术;术后均辅以放射治疗。部分喉切除术患者采用颈前带状肌、甲状软骨膜及梨状窝均行一期喉功能重建术。术后无咽瘘、造瘘口狭窄等并发症、详见表1。
表1 45例喉癌临床分期及治疗选择情况(略)
2 结果
45例中观察最长者24年, 最短者3年4个月, 3例失访,按死亡统计。随访手术或放疗后满3年,死亡4例,3年生存率为84.44%,随访满5年,死亡7例,5年生存率为77.78%,部分喉切除患者全部拔管,喉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全喉切除患者有正常的吞咽功能,部分患者有简单的食管音,无明显并发症。
3 讨论
喉癌是头颈部的常见肿瘤,除非常晚期的病例或不能耐受手术者,手术为其最佳选择,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1~4],早年治疗喉癌观点是彻底切除肿瘤而保全生命,不惜牺牲器官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喉癌的经典性手术是1784年Thodor Billroth创导的喉全切术,但由于术后不能发声讲话而终生残废,随之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心理障碍。20世纪50年代,开始施行喉部分切除术,因其治疗结果与全喉切除术并无明显差异,但却保留了喉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5]。随着各种医学技术的不断和人们对喉的胚胎发育、解剖及喉癌病理和生特性等认识的不断深入,部分喉切除术现已为耳鼻咽喉和头颈外科医生所采用,成为喉癌外科治疗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部分喉切除术是本组病例主要的治疗选择,共38例,达84.44%。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喉的正常组织和部分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其治疗原则。所以一定要持慎重态度,严格掌握适应证,切不可为满足患者的某些要求而放宽手术指征,导致手术失败。我们认为:对于肿瘤局限在一侧声带,且未侵犯前后联合,声带运动基本正常,CT扫描声带旁间隙未被侵犯的声门癌可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对于一侧声带癌向上侵犯室带、喉室或向下侵犯至声门下区,而甲状软骨完整,会厌前间隙正常的声带癌,宜行垂直半喉切除术;如果声带癌侵犯前联合及对侧声带前端,可行垂直超半喉切除术,甚至部分T3、T4的声门癌病人也可选择该术式进行治疗;肿瘤局限于室带和会厌喉面的声门上癌则行水平半喉切除术。部分喉切除患者术中必须对手术切缘进行冰冻切片检查,对难于保留喉功能的病人则必须行全喉切徐术;对于T3、T4、声带已固定,侵犯甲状软骨或环状软骨,侵犯双侧杓状软骨或肿瘤穿出会厌前间隙或侵犯舌根的声门上癌;部分T4声门癌和向上扩展、侵犯环状软骨的声门下癌则行全喉切除术[6~7]。对于声门上癌我们均行选择性颈廓清术,常规切除2、3、4区淋巴结,若病变偏于一侧,则行同侧颈廓清术,如果病变超越中线,则行双侧颈廓清扫术。而对声门型和声门下型癌,只有发现有淋巴结时或T4病人才作颈廓清术,否则不作选择性颈廓清术。为了消灭亚临床病灶,提高疗效,术后对全部患者进行了放疗(50GY/4W)。本组病例随访3~24年,3年生存率为84.44%,5年生存率为77.78%,部分喉切除患者除有正常的呼吸及吞咽功能外,同时有不同程度的发音功能,无明显并发症,有较好的生活质量。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都较其他作者为高,其原因可能与本组病例Ⅲ、Ⅳ期病例相对较少,早、中期病例较多有关。而这些病例中有许多老干部,有较好的保健,能较早发现,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1] 李文竹,张玉书.81例喉癌疗效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0,21(2):152-154.
[2] 邹淑娟,陶 阳,王 超,等.75例喉癌的手术治疗[J].肿瘤防治杂志,2000,7(2):150-151.
[3] 于文斌,曾宗渊,陈福进,等.65例T3声门型喉癌的治疗与预后分析[J].癌症,2006,25(1):85-88?
[4] 付尚志.喉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05,33(6):756-757.
[5] Olthoff A,Steuer?Vogt M K,Licht K,et al.Quality of life after treatment for laryngeal carcinoma[J].ORL J Otorhinolaryngol Relat Spec,2006,68(5):253-258.
[6] Dursun G,Ozgursoy O B.Laryngeal reconstruction by platysma myofascial flap after vertical partial laryngectomy[J].Head Neck,2005,27(9):762-770.
[7] Lefebvre J L?Laryngeal reservation in head and neck cancer: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J].Lancet Oncol,2006,7(9):747-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