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在诊断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秦石,吴丽霞,白月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Ⅰ;CK-MB;心肌梗死

  约有25%的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左右的AMI患者缺乏心电图(ECG)的特异改变 [1] 。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作为诊断AMI“金标准”的CK-MB,由于采用催化活力单位,易受同工酶(CK-BB,CK-MM)等亚单位的干扰,使结果偏高产生假阳性;如采用质量浓度单位,CK-MB的特异性问题仍无法解决 [2] 。同时,由于其它酶学检查的局限性,使其诊断价值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部分心脏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CK-MB的对比检测,探讨其对心肌损伤诊断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急性胸痛后12h内来我院就诊的患者95例,按心电图表现分为典型AMI心电图变化组和无典型AMI心电图变化组。典型心梗心电图组31例,诊断为AMI,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5~79岁。无典型AMI心电图组64例,急性心绞痛待查,男42例,女22例,年龄30~81岁。95例患者分别进行cTnI和CK-MB的检测以进行二者对比分析。
   
  1.2 检测方法 cTnI采用贝克曼的化学发光仪测定,试剂为原厂提供,CK-MB采用免疫抑制分析法,用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试剂为上海丰汇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 各项结果比较采用χ 2 检测。
    
  2 结果
    
  两组测定结果按超出本实验室值上限阳性例数,其中CK-MB参考值为0~25U/L,cTnI参考值为0~0.1ng/ml。
   
  2.1 典型AMI心电图组结果 在心电图有典型AMI表现组中cTnI灵敏度较高,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 2 =1.2,P>0.05),见表1。 

  表1 典型AMI心电图组病例检测结果(略)

  2.2 无典型AMI心电图组 64例患者中,有15例经进一步确诊为AMI,其中2名病情严重。另49例有47例最后确诊为其他疾病,2例未能明确诊断,结果见表2。
    
  表2 无典型AMI心电图确诊为AMI病例检测结果(略)

  此组病例中cTnI和CK-MB之间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 2 =0.13,P>0.05),15例中有2例病情严重者,cTnI阳性,而CK-MB阴性,提示cTnI阳性患者预后不良。


   
  2.3 无典型AMI心电图未诊断为AMI患者 AMI cTnI的特异度显著高于CK-MB,与CK-MB特异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 2 =3.86,P<0.05)。非AMI患者中,经最后诊断,有42例为心绞痛,其中稳定性心绞痛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3例是心包炎,2例是病毒性心肌炎,另2例是未能明确诊断。两项指标均有较高的阳性率,可能与病例中有较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关。同时在49例非AMI患者中,有2例患者症状较重,其cTnI为阳性,经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这类患者大多数症状较重,易成为心肌梗死(表3)。
    
  表3 无典型心梗心电图未诊断为AMI病例检测结果(略)

  3 讨论
    
  cTnI和TnC、TnT组成复合物,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研究表明cTnI在AMI后(3~6h)血中浓度很快升高,和CK-MB(3~8h)相当或稍早,它测定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要高于CK-MB [3] 。cTnI具有相当的诊断窗口期(7~9d)。cTnI对急性胸痛患者(无论有无骨骼肌损伤)的诊断均优于CK-MB。研究表明:在对AMI的诊断方面,cTnI能鉴别出CK-MB所不能检测出的心肌损伤 [4] 。本文研究中在对AMI患者的cTnI和CK-MB的对比检测中虽然cTnI比CK-MB的灵敏度要高但二者并不具有显著差异性,这可能与本文所采用患者例数较少有关,但作者认为无论是cTnI或CK-MB检测对AMI的诊断都具有显著的意义,完全用cTnI代替CK-MB为时尚早,二者的联合检测仍被广泛应用,同时本文在对非AMI患者cTnI和CK-MB检侧中发现cTnI比CK-MB特异度要高并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与目前CK-MB检测所广泛采用的免疫抑制方法的局限性密切相关。另外本文提示,一个急性胸痛患者第一次检查cTnI、CK-MB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AMI,发病在12h内的患者,非AMI病例中,cTnI的特异性达到92%,显著高于CK-MB。cTnI阳性病例,患者预后较差,建议动态监测两种指标,这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预后会有较大预期价值 [5] 。cTnI做为一种新型心肌标志物,由于其高特异性、高敏感性,且在血液中出现早、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心肌酶谱成为临床上早期判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

【】
    [1] The Joint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Federation of Cardiolog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ask Force on Standardization of Clinical Nomen-clature.Nomenclature and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special port)[J].Circulation,1979,59:607-609.

  [2]郑梅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02,30(5):26.

  [3]安翠.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检测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9):1000.

  [4]王敏.肌钙蛋白Ⅰ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7,13(1):35.

  [5]张宏伟.快速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15(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