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其原因,以避免避免产生毒副作用或降低临床效果,保证中成药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根据2004至2006年我院住院病历用药和门诊处方用药检查中发现记录下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对策。[结果]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主要存在辨证不足、用法用量不当、配伍不当、滥用滋补性中成药等。[结论]临床应用中成药要尊重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思路,做到合理应用中成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 不合理应用;分析与对策;临床;中成药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unreasonable appliation of Chinese prepared medicine clinically,and analyse the reasons to avoid side or toxic functions or reducing clinical cure effect,to guarantee safe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cines.[Method]Make analysis on the unreasonable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prepared medicine in clinic and in?hospital record from 2004 to 2006,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reasonable application.[Result]The unreasonable points were: unenough differentiation of signs,unfit methods and dosages,unproper pairing,too much use of reinforcing medicines.[Conclusion]Clinically administer Chinese prepared medicine should respect TCM differentiation thought;only reasonable applying Chinese prepared medicine can we reach good aim.
Key words:unreasonable application;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clinical;Chinese prepared medicine
近年来,随着回归的兴起,人类崇尚天然药物的风气越来越盛。而中成药因其服用和携带方便,不良反应小,用途广泛,治疗效果独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很多人对中成药认识不够,不能正确使用中成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发生不良反应。本文根据我院住院病历用药和门诊处方用药检查中发现记录下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主要存在有辨证不足、用法用量不当、配伍不当、滥用滋补性中成药等;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中医中药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做到合理使用中成药。
1 分析
1.1 辨证不足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临床运用中成药必须依据“热则寒之,寒之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假若临床掌握不当,不但影响疗效,还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同为表证,中医有风寒、风热之分;同为咳嗽,又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则有风寒、风热之别;每一种中成药都有其自身的适应症。如在检查儿科病历用药时发现诊断为上感或支气管炎的小儿大多给予蛇胆川贝液,但咳嗽有风寒、风热之分,而蛇胆川贝液偏寒,风寒咳嗽不能用,否则延误治疗;临床上曾有随意选用止咳药引起病情加重的报道[1]。门诊感冒初起的病人多为风寒表证宜辛温解表,而大多数医生以西医抗病毒思维开具双黄连(口服液、针剂)、大青叶(片剂、合剂)之类寒凉药物,其作用适得其反。又如神经衰弱按中医分析,主证为失眠、心烦,精神疲惫,舌质红,脉细数,当属于阴血亏虚,心失所养,心火偏旺,用天王补心丹较为合适,而却给予患者归脾丸,看其适应证也可治疗健忘、失眠、多梦易惊,但与证不符,患者用后心烦、失眠更甚。
1.2 用法用量不当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成药无毒副作用,不存在剂量大小,可以随便吃或随意加大剂量,如门诊处方中将维C银翘片(内含对乙酰氨基酚)用量加倍增大的现象时有发生;曾有因服用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康敏片)每次1片,2次/d,服药第5天致急性肝损害报道[2]。如牛黄解毒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过量服用也会导致中毒[3];另有因口服大剂量汇仁肾宝口服液致急性肝炎的报道[4]。其实,中成药的剂量要求很严格,剂量过小达不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大则会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
1.3 含毒性药品的不合理应用 由于临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上原因引起的治疗方案选择不合理、药物使用不合理或药品销售行为不规范等一系列不合理用药问题。如有些中成药含有毒性成分,使用不当能给患者造成极大的损害。如给诊断骨质增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使用骨刺片,而骨刺片中含有马钱子,其主要成份士的宁,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故高血压者应慎用;妇科门诊的个别医生在使用女金丹时却忽略了因本品含有朱砂毒性成分不宜长时间服用,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的注意事项,给予诊断为月经不调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女金丹时间长达3周;这样忽略药物毒性并长时间使用将会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给患者造成损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饶向荣报道17例与木通有关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中13例与长期服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有关,而且4例明显恶化,因其中的关木通含有肾毒性成份马兜铃酸[5]。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要弄清其组方成份,对含毒性成份的中成药更应注意,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1.4 配伍不当 中成药成分复杂在与其他药物尤其是西药配伍应用时更应注意;如能合理联用,可以增强疗效,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如逍遥散与西药催镇静药联用,既可提高对失眠症的疗效,又可逐渐摆脱对西药的依赖性;然而配伍不当,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如临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或肺炎的选用强力霉素抗感染治疗并同时服用止咳化痰中成药橘红丸或蛤蚧定喘丸(有效成份石膏含Ca++),则会降低强力霉素的疗效;维C银翘片与对乙酰氨基酚联用,属重复用药,会导致乙酰氨基酚的剂量超大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在应用时应重视中成药与西药的合理搭配及协同用药,如果中成药与西药合用最好相隔2~3h为宜。
1.5 滥用滋补性中成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保健药品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临床部分医生只图简单方便,甚至迎合部分患者心理,不予辨证,滥用滋补性中成药;同时由于医药营销中的不正之风助长了不合理用药导致了一些医生滥用滋补性中成药。
2 对策
2.1 要加强对中医中药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理论水平;坚持辨证论治原则和病情需要制定治疗方案,不能把中成药使用范围无限扩大,克服长期盲目服用,避免造成有毒成分在体内积蓄。注意中成药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确保中成药在临床上的最好发挥。
2.2 要建立门诊处方点评制度、临床合理用药监控制度等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临床用药。建立公开通报或公示制度,并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性合理用药分析评价,对配伍用药的合理性、用药的适应症、用药的时间及用量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通过在医疗质量反馈会上或通过简报等形式进行点评。
2.3 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患者的利益。重点细抓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密切关注药品的销售情况,严格查处药品促销。另外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应严厉打击医药营销中的不正之风,对给、拿回扣的现象给予严肃查处。以避免滥用中成药的现象。
2.4 药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的同时更应认真严格把好处方合理用药关;要尽快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1] 林薇薇,朱来顺.从OTC谈合理应用中成药[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增刊):72.
[2] 哈娜,哈力,胡宝荣.复方氨酚烷胺片致急性肝损害[J].药物不良反应,2005,7(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