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封闭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蔚 陈霆 陈岩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有效途径。[方法]对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骶管封闭配合三维牵引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18例,随访3?18个月,优62例,占52%,良43例,占36%,差10例,占8%,无效3例,占2%,有效率88%。[结论]骶管封闭配合三维牵引目前是非手术疗法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安全,疗效较好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封闭;三维牵引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effective way for Prominent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Method] Apply shinbone tube seal and dimensional traction on 118 cases of the said patients.[Result] After following up for 3~18 months, 62 cases were very good, occupying 52%; 43 good, 36%; 10 bad, 8%; no effect 3, 2%, the effective rate 88%. [Conclusion] It is safe and one of good therapies presently to treat Prominent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with shinbone tube seal and dimensional traction.

  Key words: Prominent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shinbone tube seal; dimensional traction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骨科的常见病,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我们自2001~2006年以骶管封闭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118例,男85例,女33例,年龄20~72岁,病程3d~15年。单纯腰痛10例,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72例,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或麻木31例,无腰痛仅下肢放射痛或麻木5例;直腿抬高实验阳性87例,伴下肢皮肤感觉异常41例,伴拇趾背伸肌力减退32例,有间歇性跛行19例。

  1.2  影像学检查  L3~4突出33例,L4~5突出的32例,L5~S1突出53例,突出5mm以下的87例,突出5mm以上的31例,中央型29例,后外型89例。

  2  治疗方法

  2.1  三维牵引  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胖瘦、体重来选择牵引参数,各参数应用范围:牵引距离40~50cm,成角度数15~15度,左右旋转25~25度,持续牵引时间3~5min,间歇牵引时间1~3min,总时间30~60min,牵引后平卧休息20~30min,1d牵引1次,10次为1疗程。

  2.2  骶管封闭  患者取俯卧位,显露骶尾部,常规消毒铺巾,定位骶裂孔位置,用5cc针筒抽取1%的利多卡因沿皮肤边局麻边进骶管。{先垂直刺入皮肤,再针尖斜向头侧30~50度进入,觉阻力消失,有突破感表明进入骶管,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回流,注液无阻力,即可注入1%利多卡因5ml、确炎舒松5mg、维生素B120.1mg、生理盐水10ml的混合液,术后取平卧位,休息6h,每周1次,一般3次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观察标准[1]  优:下肢症状完全消失,行走活动正常灵活,恢复正常工作。良:下肢疼痛麻木大部分消失,劳累后出现症状,休息可缓解,对工作生活无明显影响。显效:下肢疼痛能耐受,仍影响工作生活,需要继续治疗。无效:疼痛、麻木无减轻需要手术治疗。

  3.2  疗效观察结果  本组118例,随访3~18个月,优62例,占52%,良43例,占36%,差10例,占8%,无效3例,占2%,有效率88%,其中差的均为狭窄增生型,后行手术好转。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骨科疾患,属于祖国医学“腰腿痛”范畴,而腰椎是人体躯干运动的中枢,其运动轴心在腰椎间盘中心偏后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常曲伸脊柱或弯腰转身,使腰椎间盘内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减少,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弹性下降,胶原纤维增多,随之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加上椎间盘生化因素改变,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2]。目前非手术治疗方法已有五项近六十种方法[3]。笔者采用骶管封闭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首先骶管封闭中确炎舒松能有效地减少炎性物质渗出,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椎间盘组织和神经根水肿减轻,消除神经根刺激。利多卡因可止痛,使局部血管扩张,代谢加快,提高致痛物质的排泄速度。维生素B12能营养神经,利于神经的修复。其次三维牵引的屈曲成角使腰椎前凸消失,避免牵引中的分力,增加了牵引力度,其纵轴上牵拉拔伸产生的轴向应力,能使椎间盘增宽,椎间盘产生纵向应变,其高度增加而椎间盘内压降低,同时使后纵韧带张力增加,挤压突出的髓核,从而产生向内吸引突出物和使突出物回纳的趋向力。纵轴旋转应力可改变腰椎小关节病理性倾斜,增加纤维环的张力和剪力。这些合力的共同协作下,使突出无回纳或移位,解除或改善椎间盘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扩大神经根管,松解粘连,改善椎管内微环境,促进神经水肿、炎症的消退[4],达到治疗的目的。
   
  骶管封闭配合三维牵引目前是非手术疗法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安全,疗效较好的方法之一,但还是要注意适应症的掌握,除禁忌症(如孕妇、严重心脏病、牵引区骨折、皮肤破损、腰椎结核、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还应该进行临床分型,选择合适的病人进行治疗,才能得到很好的疗效。

【】
    [1] 翟加义.电脑三维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医正骨,2003,15(2):34?35.

  [2] 方焕生.快速牵引配合骶管硬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8例[J].浙江实用医学,2001,(3):46.

  [3] 谢晓焜.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03,15(2):58.

  [4] 赵阳春.影响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浅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