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预防剖宫产寒战的几种方法比较
【摘要】 目的 探讨冬春季节预防剖宫产寒战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160例冬春季节剖宫产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例,Ⅰ组为对照组,不采用预防措施;Ⅱ组术前30min手术床用电热毯加温;Ⅲ组硬膜外注药前5min静脉注射曲马朵注射液50mg;Ⅳ组为Ⅱ组与Ⅲ组两种方法相加。观察各组寒战发生率及寒战程度。结果 Ⅰ组寒战发生率为90.00%,且多为中、重度寒战,Ⅱ组与Ⅲ组寒战发生率分别为22.50%和25.00%。Ⅳ组发生率为5.00%,寒战程度均为轻度,明显低于Ⅰ组(P<0.01),亦低于Ⅱ、Ⅲ组(P<0.05)。结论 冬春季节手术床预先加温及麻醉前静脉注射曲马朵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寒战的发生。
【关键词】 剖宫产术;寒战
寒战是剖宫产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寒战发生率可达62%[1],冬春季节气温低,寒战发生率更高,可达100%[2]。剧烈寒战可使孕产妇感到极度不适,不仅影响手术操作和临床监测,而且使耗氧量大为增加,这对孕妇及胎儿极为不利,应积极预防。我院在冬春季节采用几种方法预防剖宫产寒战,旨在探讨更为适合预防孕产妇寒战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60例在冬春季节行剖宫产的孕妇,ASAⅠ~Ⅱ级,年龄20~41岁,体重56~76kg,术前均无心肺疾病史及胎儿宫内窘迫,未服用过血管活性药、抗抑郁药、镇痛药及皮质激素,无发热。
1.2 分组与方法 160例孕妇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例,Ⅰ组为对照组,不采用预防措施;Ⅱ组术前30min手术床用电热毯加温;Ⅲ组硬膜外注药前5min静脉注射曲马朵50mg;Ⅳ组为Ⅱ组与Ⅲ组两种方法相加。4组间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相仿。麻醉方法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点L1~2或L2~3椎间隙,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10~15ml,分次硬膜外腔注射。予孕妇常规吸氧,室温维持在22℃~24℃。全组病例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未改行其他麻醉方式。
1.3 诊断标准 0级:无寒战;1级:产妇感觉发冷,伴有身体局部骨骼肌不自主周期性收缩(颤抖);2级:产妇发冷严重,伴有全身颤抖;3级:产妇发冷严重,全身颤抖剧烈,伴有口唇发绀,可有或无呼吸困难。1级为轻度寒战,2级为中度寒战,3级为重度寒战。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4组病例寒战发生率及寒战程度;②记录孕产妇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③记录4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4组病例寒战发生率及程度 Ⅰ组寒战发生率为90.00%,其中1级11例,2级16例,3级9例;Ⅱ组及Ⅲ组寒战发生率分别为22.50%和25.00%,其中Ⅲ组4例2级寒战经再次静注曲马朵25mg后症状消失;Ⅳ组寒战发生率为5.00%,且寒战程度均为1级,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1),亦低于Ⅱ、Ⅲ组(P<0.05),见表1。
表1 4组病例寒战发生情况(略)
a:与Ⅰ组比较,χ2=57.94,P<0.01;与Ⅱ组比较,χ2=5.57,P<0.05;与Ⅲ组比较,χ2=6.27,P<0.05
2.2 4组患者手术前后HR、MAP、SpO2变化 Ⅱ、Ⅲ、Ⅳ组术中HR、MAP、SpO2与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4组患者术前后HR、MAP、SpO2变化情况(略)
与Ⅰ组术中同指标比较,a:t=0.18,b:t=1.66,c:t=1.28,d:t=0.47,e:t=0.26,f:t=0.12,g:t=1.26,h:t=0.48,i:t=0.69,P均>0.05
2.3 各组新生儿评分情况 Ⅰ、Ⅱ、Ⅲ、Ⅳ组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分别为9.2±0.25、9.1±0.51、9.1±0.72、9.1±0.40分,5min评分全组新生儿均达10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冬春季节气温低,供暖不好,室温很难调节到适宜的程度,常低于24℃。孕妇入手术室时衣着单薄,加上皮肤消毒时冷刺激和身体暴露等都会使皮肤温度下降,这是冬春季节寒战发生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3],冬春季节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发生率达72.5%,而夏秋季节为27.5%,说明季节变化与寒战发生率有密切关系。因此提示,在24℃~26℃的标准温度下麻醉手术,可减少寒战的发生率。剖宫产多采用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阻滞后,由于交感神经紧张性改变,使阻滞区域血管扩张,皮肤温度明显升高,未阻滞区域皮肤温度明显下降,使得体表温度梯度差明显增加,寒战是体温调节中枢对周围丢失的热量和温度梯度增加的代偿反应[4],即未阻滞区域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临床上就出现了寒战现象。哌替啶是预防硬膜外阻滞后寒战的有效药物,其有效率可达97%[5],但哌替啶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对孕妇而言,在胎儿娩出前使用有一定的顾虑。
曲马朵是新型的阿片受体弱激动剂,属于非麻醉性中枢镇痛药,无呼吸抑制作用,临床研究证实,曲马朵可有效抑制硬膜外麻醉后寒战[4],也可用于预防全身麻醉后寒战[6]。其机理可能为曲马朵抑制脊髓中枢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重摄取,使得脊髓水平的突触小体NE和5-HT浓度增高,而NE和5-HT作为神经递质在体温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4]。
从以上结果看出,用电热毯预先对手术床进行加温,弥补了室内温度过低的不足,消除冷感,使孕妇感到非常舒适,减轻恐惧心理,加上曲马朵的作用有效地抑制了寒战的发生,合用效果优于单用其中一种方法,且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供暖设施较差的基层。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控制电热毯在适宜的温度,并用胶单将电热毯与孕妇隔开,保持电热毯干燥,手术开始时关闭电热毯电源,防止烫伤及触电。术中应加强监测,孕妇常规吸氧。
【】
[1] 刘海颖,刘建国.东莨菪碱围麻醉期剖宫产产妇寒战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11):640.
[2] 曾绍枝.硬膜外麻醉中寒战的预防[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7):359.
[3] 王朝集,唐毓明,尹志礼.季节变化与硬膜外麻醉寒战[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15(2):127.
[4] 王宏梗,林群,杨锡馨,等.预先肌注曲马朵对硬膜外麻醉后病人寒战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7):376-377.
[5] 王金珠,李玉梅.术前用哌替啶预防硬膜外阻滞后寒战[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9):471.
[6] 刘黎明.曲马朵预防全麻后寒战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