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例乳腺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134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超声初步定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0.04%(126/134),误诊为5.97%(81/134)。结论 超声检查乳腺肿瘤方法简便,重复性强,无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乳腺肿瘤;超声检查,乳房;病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现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如何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是超声诊断中的关键。现就我院1994年1月~2004年1月在我院行B超检查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诊断的134例乳腺占位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及病理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4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4~72岁,全部行B超检查后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单侧病变119例,双侧病变15例,其中左乳78例,右乳71例,肿瘤生长部位:乳腺外上象限85例,占63.43%;内上象限35例,占26.12%;乳晕周围7例,占5.22%;其他部位7例,占5.22%。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用PHILPS及HP100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5~12MHz,采用直接探测法,患者取仰卧位,两臂外展上抬,充分暴露双侧乳房,用探头直接扫查乳房,探头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反复扫查整个乳房,并进行双侧对比,观察记录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有无包膜,内部及边缘回声与后壁及远端回声情况,肿瘤的活动度,注意观察患侧腋窝是否有淋巴结肿大及肿块与胸大肌是否粘连,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肿瘤内及周围血流情况。
2 结果
本组134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术前B超初步定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4.03%(126/134),误诊率为5.97%(8/134)。全部13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恶性52例,占38.81%,良性82例,占61.19%。超声诊断乳腺癌49例中有2例误诊,由良性误诊为恶性,因其声像图显示了部分恶性肿瘤的特征而疑为乳腺癌。
3 讨论
乳腺肿瘤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据流行病学统计: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但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乳腺癌,对提高女性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因而有必要寻找一种操作方法简便、重复性强、效果可靠、价格相对较低且诊断率较高的方法,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实性肿瘤的超声诊断有重要价值。据有关报道[1],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69%~100%,差异较大,B超对乳腺肿瘤的检查一般只能作为定位诊断,而初步定性(只估计良、恶性)诊断也只能靠B超检查人员对各声像图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以肿物的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边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的生长方式,它是良恶性鉴别的关键[2]。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回声均匀,边界清楚,多呈膨胀性生长,不侵入周围组织,以良性肿瘤最常见,如乳腺纤维瘤。肿瘤边界较清晰,内部为均质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呈“蝌蚪征”或两侧出现“侧方声影征”,多属于良性的乳腺囊性病变,如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囊肿及较大的纤维腺瘤囊性变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有时出现条索状或成簇的强回声,导管癌和其它癌肿较大时可出现这些改变。其次,衰减特性在乳腺癌诊断上具有重要的诊断意议,衰减与病变中的纤维组织多少有关。一般组织中纤维成分超过75%时,衰减明显可有声影出现,本组有36例,如硬癌是乳腺癌中较常见的一种,占70%~80%,体积小,质地坚硬,恶性程度高,易早期发生转移;乳腺乳头状导管癌,超声表现为肿物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含有强回声条索,有蟹足样侵润,后方呈衰减暗区。乳腺髓样癌B超表现为肿瘤,多呈圆形,边界较清楚且光滑,内部回声比硬癌及乳头状癌强,有时可见边缘不规则的液暗区,后方多无衰减,若后方衰减,则恶性程度大。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鉴别良恶性中也有重要意义,良性肿瘤由于膨胀性占位效应时,主要是推移和压迫周围组织,恶性肿瘤则表现为正常结构破坏或呈蟹足样生长,同时注意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对鉴别良恶性有重要意义,本组25例有淋巴转移,均全部为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显示,肿块血流丰富程度与肿瘤性质存在一定关系,恶性者其内部及周围血流丰富,良性者血流少[3],对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本组的分析表明,超声检查乳腺肿瘤与最终病理结果准确率高,本组94.03%,且操作方法简便,重复性强,效果可靠,价格低,因此可作为检查乳腺肿瘤的首选方法,使得乳腺癌能在早期作出诊断,及早手术治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进行临床乳腺癌普查时可首选推广应用。
【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3版.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395-399.
[2] 张缙熙,李建初.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及进展[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4(3):114-115.
[3] 田绍荣,张惠,王小栋.小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指标诊断探讨[J].超声医学杂志,1998,8(1):57-58.